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Search
首頁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English
登入
最新消息
活動與演講
地景保育新聞
其他訊息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地景保育新聞
地景照片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國外地景照片
其他地景照片
網絡會議相關照片
地景登錄點檢索
臺灣地質公園網絡
線上活動報名
地景小知識
資料下載
地景保育出版品
其他表單下載
網路資源
國內地景保育相關網站
國外地景保育相關網站
地質公園組織
學術網路
其他影音資源
下載
首頁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返回上一層
:::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
地景幻燈片第38期(地景保育通訊第44期)
鼻頭龍洞地質公園
鼻頭角步道沿途沒有遮陰的地方,因此風管處興建一些觀景涼亭,讓遊客休憩及觀賞風景之用。然而由於木造的涼亭,經常受損,因此步道上設施的管理維護定期需要進行改善,才能提供良好的遊憩品質。
東北角海岸山多田少,在北部濱海公路還未開通前,為改善生活,引進日本人工繁殖九孔的「潮間池」式養殖法,直接開挖濱台來興建九孔養殖池,卻嚴重破壞自然景觀,後來停止闢建後,這些殘存的養殖池,成為訴說當年歷史事件的遺跡。
在東北角的潮間帶,是許多海濱的生物如石蓴、藤壺、牡蠣、蟹類和螺類的棲所,而低潮線附近的岩表上則大量長著各種藻類,這些藻類具有高的營養價值,因此被當地漁民採集來販售。
在鼻頭角海蝕平台上可以看到岩石層面及節理,因岩石中的頁岩層或節理相對較為軟弱,當海水不斷侵蝕岩石,容易被侵蝕而凹陷,這些在海蝕平台上凹陷的地方,通常是岩石的節理或頁岩層所在的位置。
海蝕平台上的的節理面因受到海水侵蝕而凹陷,因岩石崩解、溶蝕,海浪也會夾帶小石塊在岩石上磨蝕,加速侵蝕作用,使得這些凹陷處不斷向四周擴大,形成圓盤狀的溶蝕盤地景。
在海岸的前端,可以看到厚層的砂岩岩層突出於海面上,主要是砂岩下方的岩石不斷受到海水的侵蝕作用向海岸後退,另外也可能是這個砂岩下方的岩層以頁岩為主,相對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蝕。
鼻頭角因受到構造運動的影響,岩層呈現傾斜的型態,而且層面呈現相當不規則的狀態,主要是在這個地方的岩石除了砂岩外,還夾雜了部分的頁岩,因頁岩較砂岩容易被侵蝕,可以看到砂岩底部向內凹的現象。
在砂岩上可以看到一顆顆像蜂窩狀的岩石,稱為蜂窩岩。岩石表層凹凸不平的原因,為生物在岩石上挖掘出小凹穴,加上含鹽分的海水積蓄在這些凹穴中,沿著凹穴的四周產生風化侵蝕而成。
鼻頭角的海蝕崖有些地方呈現階梯型態,這是海蝕崖在發育時的初期階段,當海蝕崖下方不斷受到侵蝕,在崖面上突出的砂岩就會發生崩落,最後就會形成比較大的崖面。
在鼻頭角的海岸常可看到岩石表面呈現孔洞的構造,這些蜂窩岩孔洞的產生,除了侵蝕作用外,也會受到鹽結晶的生長與海水的重複乾濕作用產生的化學、物理風化,使得孔洞持續擴大。
鼻頭角也可看到泥質砂岩層及頁岩層,這些岩層相對砂岩層較為軟弱,所以常看許多砂岩突出於地表。仔細觀察泥質砂岩中的組成,可以看多許多生痕化石,其中沙棒是此區常見的生物鑽孔遺跡。
有些蜂窩岩位置較為集中,從整個鼻頭角的岩層來看,這些蜂窩岩所的位置在地層上是屬於同一個岩層,這個岩層相對含有較多的碳酸鈣,質地較硬,抵抗風化侵蝕作用較強,若下方的砂岩持續被侵蝕,就會發育成蕈狀岩的地景。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最後頁
列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