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社區參與對地質公園推動的重要性: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為例
    作者:
    鄭伊婷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研究生
    內文:

    前言

    地質公園並不等同於地質的公園、或公園的地質,是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1999年提出「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共同形成全球性的網絡」,希望能夠整合一些具有特殊性及代表性的國家性或國際性的地景保育(landscape conservation)景點成果,利用地景資源作為人群社會的永續環境發展,這種發展是透過環境教育為手段,讓社區參與地景保育,進而發展出來自然資源與文化環境交織而成社會內涵的整體,同時也促進地景旅遊,期待環境保育的同時也能增進區域經濟發展(林俊全、蘇淑娟,2014)。因此,地質公園設置的核心價值有四: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這四項核心價值也是台灣推動地質公園工作最主要的指導方向、動力的來源,更是環境保育的未來願景。 

    台灣地質公園的起源追溯於1985年以及1996年後全面系統性的地景調查計畫的開始,作為地景保育的濫觴,並於2011年國際地景保育大會成立台灣地質公園網絡,台灣地質公園起步雖晚,但透過借用其前四分之一世紀就開始的地景調查以及社區營造,地質公園的推動其實已有良好基礎。本研究以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在地社區組織-援剿人文協會與金山社區發展協會為對象,雙雙成立於1990年代,當時台灣在追求經濟成長狀態下,造成台灣整體社會生態的惡化,兩個組織在自身原有的理想之下,加上地質公園概念與活動的影響下,形塑出一套特有的人與環境關係,似乎也紮下在地永續發展的概念。礙於篇幅,在此僅簡單分析援剿人文協會作為社群及在地成員參與地質公園推動的意義。

    然而,地質公園的概念並不是舊酒裝新瓶的另一種環境保育形式,台灣境內各種以自然保育為目的所劃設的保護區依照不同法源而設立,也因為如此,每個保護區因資源的條件有不同的任務、目標和組織,地質公園的精神是以地景保育為本、以社區為體、以人與環境共生為綱、創造一個社區依賴環境永續為生存與生活空間(王文誠,2012)。地質公園強調在地的社區參與對於地質公園的重要性,認為地質公園若沒有當地社區的參與就沒有靈魂,也就無法促使改善生活品質的同時保護環境資源(蘇淑娟,2012)。地質公園也必須擁有「永續發展性」,即使一個地區擁有具有特色價值的著名地質景觀,除非在地居民有持續發展計劃,不然就不能稱為地質公園。以上皆強調地質公園必須要擁有在地社區的力量,這樣的參與過程與在地的守護對於地質公園是不可或缺的,接下來將以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在地社區組織援剿人文協會的發展歷程,來討論他們是如何透過自身反思性(reflexivity)的行動,來組織、動員、創造、調和出符合在地的生活模式,如何利用反覆的社會實踐過程,形塑出人與環境的關係,使得永續發展的概念在地化。

    援剿人文協會的社區參與歷程和發展

    自從2004年於北京舉辦第一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援剿人文協會於1995年成立,至今仍依循著初衷與願景而努力著,「為了找尋歷史根源、為了歷史傳承、為了營造一塊淨土」。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社會變遷及社會結構的變動,面對這些結構性的困境,憑藉著自身的能動性,運用自身的熱誠、當前的資源、和參與推動地質公園所形成的共學互動團體之網絡活動,援剿人文協會實踐出一條符合在地理想的道路,不但落實初衷,也貢獻到地質公園的推動。

    一、從尋根探源開始:整理地方文史和蒐集地方資源:1990年代當時台灣的經濟快速成長、政治改革開放,人民的生活水準逐漸升高,但整體社會並未能同步發展,反而使得台灣整體的社會生態結構改變(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援剿人文協會便是在這樣的時代結構下產生,創會元老之一林朝鵬先生,從關懷社會環境、關心自己居住的地方開始,他認為在地的歷史如果沒有在一個人的心中,就不會對土地產生忠誠,更不會想要對這個地方關心和付出,但卻發現就連鄉誌裡記載的歷史都並不詳細,決定自己開始整理過去的文獻資料,積極在重修鳳山縣誌、鳳山縣採訪冊、台灣府誌等誌書找尋燕巢在歷史洪流中被記錄的痕跡,之後與潘炎聰、吳寶勝、蘇碧華等籌組燕巢文史工作室,正式的開始策畫探尋文史的工作,例如:舉辦耆老座談會,邀請於日本時代出生的長輩們共同參與,將日本時代五十年的空白歷史和文化記錄下來。諸如此類的在地田野調查工作,所形成的地方認知與連結,便產生了守護地方的能量。

    二、鄉土文史的推廣:舉辦田園教學和大專青年營:援剿人文協會將蒐集到的資料除了整理和建檔外,也將它傳遞給燕巢的在地子弟及到燕巢讀書的外地大專生,希望讓歷史能夠傳承下去,田園教學除了室內講授課程以外,也帶學生到室外實地考察,欲使學生產生了解它、愛護它、保護它的動機,透過這樣將燕巢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和自然景觀的教育推廣工作,來達到紮根教育的目的。如此推廣,不僅影響在地學子,也將影響圈擴大到外地學子,充分展現在地社區和社群無可限量的能動性。

    三、舉辦社區活動:活絡社區,凝聚在地居民向心力:在推廣的過程中,援剿人文協會意識到不能只在學校當中,應是要讓在地的人們認識援剿人文協會這個組織,了解協會的理念以及所做的推廣地工作,力量才會更強大,於是開始積極深入舉辦各種活絡社區的大小活動,像是社區嘉年華、音樂會、科學營、青少年成長營、各類藝文活動以及殤滾水紀念公園等的社區活動,讓在地居民有機會透過活動的舉辦而凝聚起來。如此的活動更進一步強化在地認同,也可能增強地方社區對於地質公園推動的動員能力。

    四、扶植新團體的成立和成長:學習型社區的營造:民國89年和90年援剿人文協會辦理教育部計畫,學習型社區是一種具有試驗性(experimental)和發展過程(developmental)的概念,為一種將周遭社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作為生活、生產、生態的學習和服務行動的性質與過程,為一種利用做中學、在做中犯錯、修正、共學、共同成長的社會實踐(蘇淑娟,2012)。此計畫為兩年期的計畫,從第二年開始的課程是於金山社區舉辦,是一個母子社區的發展概念,因為這個計畫援剿人文協會得到非常多的資源能夠舉辦各種終身學習的研習營,舉辦生活學苑的課程,有讀經班、音樂班、街舞班、生態導覽課程、培訓社區領導人才以及培養社區志工等等,在暑假舉辦兒童戲劇營、科學營等等。這些課程增加燕巢地區居民的互動、帶動終身學習的風氣,以及提高社區居民生活品質,也累積了金山社區在社區營造的動力和能量。

    五、災害的啟發:自然環境保護的推動:燕巢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在援剿人文協會活動的期間,一直持續記錄著燕巢地區這些自然景觀的變化過程,並且秉持著「愛山、護山、遊山」的理念,督促政府重視環境的保護和管理。民國88年,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中台灣地區的旅遊勝地受到嚴重的破壞,因燕巢的地質環境特殊,於是旅遊業者將遊客南移到燕巢地區,援剿人文協會發現越來越多人在烏山頂泥火山活動,雖然烏山頂泥火山在民國81年被設置為自然保留區,但是保育觀念卻未被正確傳遞,反而旅遊業者因為趣味性而加入鄉野間穿鑿附會的說法。

    於是援剿人文協會積極與旅遊業者溝通,也為其舉辦燕巢環境保育的相關課程,但效果仍然有限,援剿人文協會擔憂隨著遊客越來越多,環境保育也受到更多的挑戰,在民國98年,主動與高雄縣政府農業局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的承辦人,討論關於烏山頂泥火山保育所遭遇的困境,憑著援剿人文協會在燕巢地區帶起活絡的氛圍以及累積的聲望,最後得到了信任與資源,使得他們能夠於周休假日到烏山頂泥火山擔任支薪的導覽解說員工作。也使得援剿人文協會多了一個互動的場域與舞台和多了一種守護地方的方式,於是其開始積極舉辦解說員訓練的課程,擴大社區培力的網絡,不僅能使他們在不同方式的實踐中激盪出火花,也能夠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正確的環境保育知識與意涵。

    社區參與地景保育的重要性

    地景環境保育可以是社會與環境永續發展的手段之一,而在地守護的力量對於環境保育很重要,援剿人文協會的發展過程從尋根探源、鄉土文史推廣、舉辦社區活動、扶植新團體的成立與成長再到自然環境保護的推動,可發現其對在地的歷史、教育、文化、環境等等的重視,進入烏山頂泥火山擔任解說員的過程中,從積極與旅行業者溝通,到與政府的承辦人員討論所面臨的困境,並運用自身的能量與能動性,調和出一個守護在地環境的最佳模式,這樣不能任由他人糟蹋和破壞,對於環境保育的堅持,這就是在地環境守護的強大力量。

    此外,地景保育除了在地社區參與之外,公部門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台灣的地景保育(2014)一書將台灣的地景保育簡分為四期,「1985-1994年起步期:依法個別調查和指定」、「1995-2004年第一期及第二期的地景保育中程統籌計劃」、「2005-2008年重整期:法令修正、機構重組」。「2009-2013年再出發期:第三期地景保育中程統籌計劃」,此系列穩定的結構性力量,對於台灣地景保育有重要的影響。對於地景保育的態度,從最初「中央政府治理」到「地方分權治理」,再到地方結合社區的「協同治理」(co-governance)的模式,期望能夠透過協同治理的模式,組織與結構由上而下的政府力量以及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力量,來達到環境與社會的永續發展,同時,持續以地質和地景為基礎,發展出有自然和文化環境的生活方式與社會內涵。

    參考文獻

    • 王文誠 (2012) 2012年第五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國際會議參與心得。地景保育通訊,35,7-12。
    • 文化環境基金會 (1999) 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文建會。
    • 林俊全、蘇淑娟 (2014) 台灣的地質公園。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林俊全、蘇淑娟 (2013) 台灣的地景保育。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蘇淑娟 (2012) 社區服務學習和參與式政治對提升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的意義。地景保育通訊,34,6-10。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