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地景保育幻燈片專輯(三十四)--老梅藻礁照片專輯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新生代以來,全球形成的生物礁大都為「珊瑚礁」,生長環境大都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但是在台灣北部海岸,全新世時期卻出現了大規模以石灰藻為主的生物礁「藻礁」,極為少見。 目前,還沒有資料顯示台灣北部為何在全新世以來有大量藻礁生長,是否與當地環境以及全球氣候變遷有關,成為未來藻礁研究的良好議題。 台灣目前出露藻礁的地點主要有:桃園的社子溪、新屋溪、大堀溪、老街溪、南崁溪等溪流出海口(觀音海岸由永安漁港至許厝港);台北的前洲子海岸至石門海岸(前洲子、後厝、麟山鼻、白沙灣、富貴角、海灣新城、石門)(王士偉,2009;許民陽,2010),觀音至石門海岸之間,在全新世時期(距今7600-2000年前)於部分潮間帶形成藻礁,現今還有局部地區持續有礁體生長。

    老梅藻礁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海濱沿線藻礁於潮間帶存在時間超過兩千多年,孕育出珍貴的生態物種,例如各式各樣的甲殼類、貝類、多毛類、魚類等,而這些動物能夠吸引水鳥前來覓食,包括唐白鷺等,具有生態、植物、動物、地理、地質等學術研究之價值,因此,共構出完整的生態系統。

    從藻礁保育狀況來說,如果不發生人為的刻意開挖,即無破壞之虞,老梅藻礁具有獨特地質、地形意義,但其形成的礁體是屬於大屯火山群爆發後,遺留海岸邊的火山岩塊,又位於潮間帶,因此恰巧提供鳥類覓食及海洋生物生長繁殖的棲地,因此藻礁所構成之潮間帶區域,被視為特殊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近年在地景與環境教育推動,以及觀光休閒活動發展之下,地景保育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老梅藻礁擁有許多獨特的自然資源與景觀,因此必須加以保育,來維護此區特殊的生態地景。

    老梅海岸-特殊景觀「石槽」
    老梅海岸位於富貴角岬角東南側一公里處,有老梅溪發源於竹子山,向北經由老梅村入海。由於受東北季風及波浪搬運及堆積作用,形成海岸沙丘。介於沙灘與海水間有一特殊景觀「石槽」,起因於海岸地層的上升,礁岩經長期波浪沖刷,質地鬆軟的部分被侵蝕,剩下較堅硬的部分就形成縱向溝槽。

    綠色礁岩海岸
    礁岩的形成是為藻類附著在火山岩上,在死去之後,其殘骸會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下,便堆疊成具有許多細薄紋的「藻礁」來。

    石蓴
    裂片石蓴屬於海產綠藻,藻體呈現草綠色或墨綠色,扁平長帶狀或披針形,由兩層細胞構成,藻體常不規則分裂,全緣或波浪狀皺摺,成熟藻體葉片會扭轉呈螺旋狀,以盤狀附著器附著於岩石上。藻體長度一般約為20至50公分,幅寬1-3公分,生長在有機質污染地方者,有時長可達1公尺以上。

    裂片石蓴是全球廣佈型海藻,太平洋分佈於日本、琉球群島、臺灣、中國大陸、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澳洲等地。臺灣產於全省各地海岸,主要生長在風浪小之潮間帶中部岩石上、或淺水區潮池中,尤其有機污染肥沃之水域。全年可見,二至四月為其盛產期。裂片石蓴可食用,或做魚貝類餌料,醫藥上有抗菌、驅蟲劑、退燒、傷口癒合敷料等利用。

    扁石髮
    藻礁呈現綠色或黃綠色,管狀,膜質,是由單層細胞組成之中空管狀體,稍扁壓,上部廣開,下部收縮細如莖狀,基部具有少量分枝。藻礁體高可達15-30公分,直徑1-2公分。礁體內部細胞排列不規則,細胞單核,具片狀葉綠體,內有1個澱粉核。

    風稜石
    北部海岸石門區的西方,有富貴角與麟山鼻二岬角,這二個岬角是竹子山緻密均質的兩輝安山岩所構成的熔岩臺地末端。富貴角的頂端是臺灣島的最北點,上方為富貴角燈塔。繞過富貴角後,海岸線轉折而面向西北,由於風向改變與沈積物來源的不同,在麟山鼻兩側開始有沙灘出現。由麟山鼻西側至白沙灣一帶,海沙隨風漂移而堆成沙丘。麟山鼻上的安山岩熔岩經風沙磨蝕,而形成殘丘,被沙丘掩覆。在這裡堅硬均質的安山岩塊受到風沙的長年磨刮,成為佈滿擦痕的岩面和尖銳稜線,也就是所謂的風稜石。沙丘中的石塊有時具有三個面,其中兩個面很光滑,其餘一個較粗糙的面向下,與地面接觸,光滑面被風力及搬運的細沙磨光。三面之間各有一稜,很尖銳,因此叫做三稜石或三面石。兩個光滑面發生的原因是一個光滑面受某一方向盛行風與細沙磨蝕,另一光滑面在另一時間內,又受到另一方向盛行風與細沙磨蝕或由岩塊翻轉的結果。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