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景保育在環境教育法之目標及願景 對地景的破壞而言,如何透過環境教育協助,讓國人瞭解除了各項環境問題之外,地景的維護也是一個核心的理念。透過其維護,讓地景能成為我們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工作。許多國人去瑞士、日本旅遊,常常為其風景優美,管理良善而讚嘆。當然也看過一些環境非常不堪,廁所品質惡劣的國家,也對其國家形象有許多負面印象。即使地景的品質非常好,卻因為整體的景觀品質不佳,令人印象深刻。 過去二十年以來,行政院環保署與教育部雖已就環境教育相關工作提出許多實施計畫,並推動許多加強學校環境管理、學校環境教育與強化國民環境素養之措施,然始終未能讓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之理念深植人心,全面深化環境意識與採取直接的環境行動。在政府體制的運作中,上述作為均需法律予以規範與保護。因此,環境教育法之立法為國家永續發展紮根工作之必須措施,不僅與國際潮流相結合,也是我國整體向上提昇的重大關鍵。 環境教育法之推動,將促成國民、民間組織、政府與企業在完整的環境教育執行體系、充實的環境教育經費與務實的環境教育政策下,對於世界、區域與國家、鄉土相關的環境資訊,具有查詢、理解、分析與批判的能力,達成資訊透明化的具體目標,亦能進而提昇民眾參與度,使國家環境政策真正凝聚全民共識,促進社會整體的和諧與進步。地景的相關資訊,例如特殊地景點的位置、指定、解說資訊等等的提供,都是確保地景不被任意破壞的第一步工作。 地景如何被民眾瞭解,因此變成在生態保育、環境倫理中,需要更多的研究與推廣,才能有更深入的論述。
二、國際環境教育現況 在這樣的環境教育環境中,地景保育的概念,其實已經融入其環境的教育中。我們如何透過類似的環境教育課程,讓許多的學生與民眾瞭解其特色,是有其必要性。我們也看到政府在這樣的潮流中,除了立法制訂相關的管理規範外,大學與社會教育都扮演越來越多的角色。這個角色有擔任窗口、擔任種子傳播的功能,同時也扮演著管理、規劃者的角色。例如環境教育場所的設置、人員的訓練等等。
三、地景保育在環境教育的工作如何落實 因此,地景保育在環境教育的概念,要如何落實,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