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是人的天性,隨著國人從事觀光休閒活動風氣日盛,帶動臺灣整體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但目前同時也是觀光服務業提升質與量的關鍵時期。
依據觀光局統計,民國100年全年來台遊客總人數為608萬人次,較99年成長9.34%,其中國際遊客佔總人數58.95%,觀光總收入5140億元,外匯收入達2,759億元。今年(101年)預估觀光客成長率將超過25%,攀上700萬人次,外匯收入可高達3,000億元。隨政府積極再投入各項觀光建設與提升國際化服務,交通部觀光局積極執行「觀光拔尖領航方案」,建構「質量並進的觀光榮景」為願景,透過「美麗台灣」、「特色台灣」、「友善台灣」、「品質台灣」、「行銷台灣」為主軸持續推動各項觀光措施,運用大三通兩岸航線的增班提升基本的機位供給,在臺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文化人文風情與高素質國民水準的社經資源優勢下,105年可望突破1,000萬人次,帶動40萬直接、間接觀光就業人口,外匯收入4,400億元,促進民間投資3,000億元,將有助於帶動整體經濟成長。
皇冠北海岸,素以人文、地質地形及海岸景觀等特殊風貌著稱,蘊含臺灣特質與魅力,加上四季農、漁特產及異國風情美食,豐富多樣的觀光資源,經統計北海岸100年總計吸引413萬遊客蒞臨,17.9%為國際觀光客,加上居住在大台北都會區周邊的680萬民眾,成為臺灣最經典、最頻繁的北部海岸旅遊線。
依新聞報導統計,今(2012)年大陸『十一』長假從9月30日到10月7日期間,因為航班的增加以及大陸從9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實施異地辦證,也讓陸客來台更方便,長假期間超過3萬大陸團客來臺灣旅遊,比去(2011)年同期多1萬多人,比去年同期成長近60%。
長假期間大陸內部透過新聞報導,帶動7億以上人次移動與旅遊,各風景區湧進大量人潮,處處萬頭攢動,北京故宮、萬里長城、南京中山陵、廈門鼓浪嶼、泰山等這些5A級景區均創下天量的遊客紀錄,接待超過平常3-5倍以上遊客量,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前3天(9/30-10/1),納入監測的119個熱門景區,就接待遊客575.5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成長29.21%,而亮麗數字的背後事實上是人潮爆滿、環境髒亂、垃圾暴增、塞車引發口角打架,甚至在華山風景區,原本只能進入2萬人一天擠入8萬人,造成纜車不堪負荷,數萬遊客受困華山,摸黑徒步下山,遊客不滿砸爛售票亭並與管理工作人員發生流血凶殺案,汽車、商店被砸,連警車也遭殃,為何開心出遊的結果竟如此收場?
另一方面,據報十一長假期間初步統計,旅客人次及相關消費額都比去年成長超過兩成,光是天津市餐飲總產值前5天就增加逾1.6億元人民幣,年增24%。因為是長假,出國旅遊的遊客也增加,來台旅客量明顯增加達3萬多人。這顯然就是造成景區管理單位會讓遊客無限制進入的原因之一,因為沒有人會拒絕觀光所帶來的地方經濟效益,伴隨觀光客而來的是總收入、外匯收入以及所帶動的促進民間投資、國民生產毛額GNP整體經濟成長。
問題在於供需之失衡,不同性質的環境資源、管理目標及管理機構必須提出不同的經營管理措施,解決環境超量負荷的問題。這其實並不容易,筆者實際從事現場景區管理工作多年,就觀光遊憩區規劃與管理的觀點,提供個人觀點供各界參考。
不同的觀光資源受到國家公園、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風景區、森林遊樂區等不同系統管理,所採行的改善方法不一,限制強度有別。以國內外幾處知名景區為例:
這些方法其實是承載量(Land Capacity)的觀念的延伸,初期是一種應用於牧場經營管理的概念,以生態學觀點探討自然環境所能支持生存的動物數量上限。慢慢擴大應用,1970年代學者Lapage首先提出遊憩承載量 (recreational carrying capacity) 的概念,強調遊憩體驗的觀念,意識到遊憩區經營的目的,納入遊客心理如態度、偏好、知覺等,使遊客能獲得滿意的遊憩體驗,以維持自然資源與遊憩體驗的永續運作。後續因管理需要更發展出承載量評估架構(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Program, CCAP)、可接受改變限度(The Limit of Acceptable Change, LAC)及遊客衝擊管理(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 VIM)等研究,以經營目標為依據,建立可供管理策略參考的遊憩環境評估架構。不過,問題分析、架構理論發展甚為完善,但是如何解決人太多的問題,更須兼顧讚地經濟,學者並沒有提出一套能滿足多方需求的答案。
筆者所服務之野柳地質公園,近年來國際觀光客從民國96年的18.1%到民國97年成長至40%,98年11月份首度突破百萬人次,100年遊客人次高達198萬人次,國際觀光客佔78%,遊客人次增加近4倍,今年更預計突破200萬人次。連帶促進在地海鮮餐廳、商店、飯店及交通業者觀光收入增加,初步統計每年可達約2.25億台幣。
但是遊客人潮大量湧入,不僅影響了遊憩品質、提高旅遊安全警戒,珍貴地景亦承受極大的壓力。經由長期監測的成果,觀察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內的遊憩行為、動線以及停留時間,研究分析滿意度及擁擠度,我們認為應先從尖峰分流開始,從精準的票務統計分析,野柳地質公園參訪遊客高峰期為每年3-5月與10-11月,而遊客組成中團客比例超過8成,於是管理團隊創新地提出「野柳地質公園遊客尖峰分流計畫」。
實施對象為10人以上團體,時間為每年為3、4、10、11月份,需於預定入園前3天預約始得優先入園。每日管制尖峰時段為上午9:30-11:00、下午旺季時段1:30-3:00。現場設置紅黃綠燈號,搭配多元便捷的預約系統(包含設置(02)2492-8199四線自動跳號的預約專線、傳真、e-mail、網站線上、手機App等)、專設預約窗口、購票、入場動線並新增4名專人服務,輔以最新的電腦計數器精準統計,入口設置電子看板畫面(紅、黃、綠三色),就像交通號誌黃綠燈顯示,紅燈為3,000人以上,黃燈為2,500~3,000人,綠燈為2,500人以下,管制期間預約者優先入園,若為紅燈狀態將暫停所有遊客入園,未預約之團客若遇紅燈管制時段,不得入場,建議可至鄰近景點,如廟宇巡禮(保安宮、仁和宮)、野柳特產接或野柳展售活動區、添禎樓、瑪鋉居漁村文化館及海洋世界海底隧道等,促進當地觀光收益。
自10月1日實施以來,整體秩序良好,許多導遊、國內遊客表示雖然多一道手續,但是想到能改善環境以及為地景保育盡一份心力,大多願意配合,並為經由問卷回應均感受到園區變得比較不壅擠,周邊商家的生意依然興隆,顯示確實發揮分流效果。
這是臺灣第一個戶外景區率先實施預約分流措施的地方,事前針對問題核心進行需求分析,以科學方法驗證,同時為促進地質公園發展,除強化解說服務品質、遊憩體驗還必須兼顧在地經濟發展,以尖峰時段分流措施取代絕對的管制進入,不失為一可行的改善辦法,後續還需繼續進行環境監測及注意維持遊憩品質的改善,僅提供各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