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台江國家公園沙洲地景變遷及保育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台江國家公園位於臺灣西南部,為臺 灣移民文化的發源地,主要地理特徵為潟 湖、沙灘、濕地及河口沙洲,屬於環境生 態敏感區域。海埔地為台江國家公園區域 海岸地理景觀與土地利用的一大特色,台 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加上由西海岸出海 河川,輸沙量很大,且因地形與地質的關 係,入海時河流流速驟減,所挾帶之大量 泥沙淤積於河口附近,加上風、潮汐、波 浪等作用,河口逐漸淤積且向外隆起,形 成自然的海埔地或沙洲。在近岸地帶形成 寬廣的近濱區潮汐灘地的同時,另一方面 在碎浪區形成一連串的離岸沙洲島,形成 另一特殊海岸景觀。

    從古地圖的研究資料發現,台江國家公 園的地形與現在有很大的差異。17世紀, 荷蘭人測繪的海圖中,出現台灣西南沿海 洲潟海岸的地形特徵,由北而南有倒風內 海、台江內海、堯港內海等規模較大的潟 湖,在這些潟湖的西側有許多濱外沙洲羅列。

    18世紀中期後,海水、河流不斷的挾帶 泥沙淤積,台江已浮沙四起。此時的台江 內海已經是處處暗沙,漲潮時淹沒在海水 中,退潮時則隱約可見,台江海域逐漸陸 化。隨著泥沙淤積,海岸線逐年的向外延 伸,昔日的港灣河流多成為陸埔,並遭到 百姓圍墾(李淑玲,2006)。

    1823年曾文溪因暴雨後挾帶大量的泥沙,沖 毀了蘇厝西岸,並改道向西港南方流入台江 內海,經由鹿耳門溪入海,台江內海於是陸 浮,海岸線迅速向西推移。

    根據張瑞津、石再添(1996)的研究顯示, 台江地區歷年河道變遷非常顯著。這是因為 海岸平原區的河道受暴風雨後主流迅速淤積 及曲流作用所導致,而丘陵區則以曲流頸切 斷為甚。在曾文溪及二仁溪共有13處切斷痕 跡。曾文溪下游即發生過四次改道,河道擺幅 達25km。但自河堤興建後,河道便少有大幅改 道的現象。從過去的台江內海到現在海岸魚 塭、鹽田的開發,近三百多年來臺南地區海 岸變遷整體向西推移達13公里(方偉達與楊 孟潭,2007)。

    張瑞津、石再添(1996)發現西南海岸平原 的環境變遷和早期居民為了爭奪土地圍墾等 人類活動密切相關。該研究指出海岸平原地 區向為人口稠密地帶,地形變遷與人類生活 息息相關,造成洪氾威脅、土地利用改變、 沿岸聚落興衰、土地權屬爭議及行政區界劃 定等方面的影響。而人類擴張聚落、興建水 庫、修築堤防、開鑿渠道、海埔地圍墾等作 為也造成天然地形變化。

    台江國家公園的海岸變遷可以從不同時期 出版的地形圖、像片基本圖或衛星影像來觀 察,根據林俊全(2011)研究台江附近的海岸沙洲與陸地的分布情況(圖1),早期台江的海岸在自然及人為的開發下,不斷的向西發展。

    圖1a為1904年臺灣堡圖,橘色半透明色塊 為堡圖沙洲的位置,紅色半透明色塊為當時 陸地的位置,底圖為2009年的福衛2號影像。 堡圖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沙洲與陸地間包圍有 較大的水域,且海岸比現在的海岸更為東側。

    隨著時間的演變及人為的開發,在1926年 地圖中海岸開發有往西側擴張(圖1b),在1955年開發範圍更大(圖1c),開發的區域 為七股鹽田區及魚塭。

    到1966年的地形圖中(圖1d),海岸因 魚塭及鹽田的持續開發,使得陸地往西側海 域來擴張,同時也使得原本海域的沙洲部分 往西側移動。在1975年像片基本圖中(圖 1e),可以看到在七股潟湖的南岸,因曾文 海埔地的開發,出現了許多魚塭,陸地範圍 因七股二區的開墾向西擴張了5公里以上,已 經接近2009年影像的最西側,此時在曾文溪 口仍有大片的沙洲存在。至1983年七股魚塭 則向南逐漸擴張,曾文溪口南岸也向西側開 發(圖1f)。

    在1985年 (圖1g),魚塭的開發逐漸往南 至曾文溪口,此時開發的範圍已經達到最 大,主要是由於七股海堤的興建,將這個區 域化為陸域的範圍,但範圍內主要還是由原 本的沙洲所組成,少部分被開墾成魚塭。這 個區域當時被列為七股工業區的預定地,但 目前已經變成黑面琵鷺保護區,並列入台江 國家公園範圍內。

    在1994年(圖1h)的影像中可以明顯看到 位於曾文溪口北側的沙洲面積相較1985年(圖1g)明顯減少,大部分已被開發成魚塭。從以上的影像觀察結果,除了自然因素外,七股海岸的變遷因人為開發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七股海岸開發事件整理如表1。

    台江國家公園濱海沙洲泥沙不斷的流失 與改變,林俊全(2011)觀察1997年至2009 年這12年間海岸線有明顯的變化(圖2),青 山港沙洲已往陸地靠近400-500公尺;網子寮 沙洲變動相當大,在1997年至2009年間,沙 洲被分成南、北兩段,北段與青山港沙洲合 併,南段沙洲北端潮口處往東移動約500公 尺,南端的沙洲則往南移動約500公尺。另外 根據林宗儀(2007)研究調查發現南段的沙 洲在1996至2000年的4年間,大約後退了數10 公尺,致南段原有的寬廣灘面和海灘平台及 連續沙丘地形亦逐漸消失。濱線快速後退的結果,也導致人工種植離岸約上百公尺的防風林木,亦紛紛倒塌。

    在頂頭額沙洲往南側侵蝕約200公尺以 上,原本在海岸的大片木麻黃,至2009年大 部分已被海水沖毀,七股防風林大部分已被 侵蝕消失,估計有67公頃的面積消失(圖3、 圖4);新浮崙沙洲位於黑面琵鷺保護區的西 側,沙洲呈現西北東南走向,東南側與保護 區的堤防連接。1997年至2009年,沙洲的西 北端往東移動約250公尺,沙洲的面積則往南 擴張約200公尺,型態上原本細長的沙洲,在2009年變成寬短的沙洲。

    曾文溪口沙洲位於曾文溪出海口的北岸及 黑面琵鷺保護區的南側,在1997年沙洲內側 主要為魚塭,到了2009年曾文溪口沙洲已經 完全消失,另外在河口持續侵蝕作用下,海 岸後退約往北400公尺;在東側的河岸處,也 因河岸侵蝕使得內側魚塭受到破壞,曾文溪 河道也因此加寬了約100公尺(圖5)。台南 城西濱海沙洲位於曾文溪口與鹿耳門溪口之 間,自1997年沙洲的北段(靠近曾文溪出海 口)已無明顯之沙洲,在中段部分約有100公 尺的寬度,觀察1997年至2009年間影像,可 以看到變化並不明顯,表示此區目前仍是呈 現穩定的狀態。

    在沙洲不斷的侵蝕與變動的情況下,也直 接影響了由青山港沙洲、網子寮沙洲及頂頭 額沙洲所包圍的七股潟湖。潟湖和其前方的 沙洲在海岸地形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環境系 統,因此常合稱為洲潟海岸系統。外側沙洲 在地形和環境作用的變遷,常進而影響到潟 湖的沈積作用並造成地形上的變動(林宗儀, 2007)。七股潟湖於1925年前曾文海埔地尚 未開發且河川上游亦多未興建大型水工構造 物,七股潟湖海側沙洲地區獲得充沛的漂沙 補給,其灘線變遷幅度相當大,且沙洲多有 向海側展延之現象。然而隨著曾文海埔地之開發及曾文溪上游水庫及攔河堰興建,潟湖 沙洲灘線則有往陸側方向後退之情形,且單 單1966年至1989年期間,潟湖沙洲整體之灘 線平均就共後退了280m(財團法人成大水利海 洋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2006)。以2003年的 數據來看,七股潟湖的面積已縮減為1,119公 頃,為18世紀中葉的28分之1,1926年的5分 之1(方偉達、楊孟潭,2007)。

    目前七股潟湖沙洲發展現況為海側沙洲 高程降低且逐漸內移,導致潟湖淤淺且面積 縮小,造成七股潟湖淤淺的原因主要為1.曾 文溪改道且興建水庫後,曾文溪供應的沙源 有限。2.青山港、將軍漁港興建開發後,由 北往南的海岸輸沙與風吹沙均受阻。3.沙源 不足導致青山港沙洲與網仔寮沙洲的沙丘高 程逐漸降低,颱風波浪來襲時會發生越洗現 象,容易形成新潮口,大量泥沙會被沖到潟 湖內,加速沙洲往陸側遷移與潟湖淤淺。

    台南海域濱海沙洲之變遷原因,在風力、颱風波浪、季風波浪、及潮流等天然力長期 作用下,再加上河川輸沙銳減與地層下陷,造成沙洲向南、東岸移動,沙洲形狀變為狹長,潟湖有陸化現象。為了保護海岸不被海 浪持續侵襲,早期在開闢鹽田及魚塭時,就有一些堤防的興建,如七股鹽田、龍山海堤、七股海堤及曾文海埔地海堤等,這些海堤的興建也影響了台江海岸線的變化。另外七股頂頭額沙洲,第六河川局於1998年起陸 續興建11座離岸堤,目前離岸堤群南側防風 林仍有侵蝕。並於2002年起分別在網子寮沙洲中、南段共施作3段編籬定沙工,沙料來源 取自沙洲東側潟湖內航道。目前風吹沙有淤 積效果,但颱風作用後,有局部沖蝕發生。

    整體而言,海岸保育有幾個大原則,包括 採用近自然工法、實施「面」的保護策略、 海岸設施親水化降低視覺障礙等。以柔性防 護保育工法取代海堤進行海岸侵蝕防護,不僅可維持環境景觀,還可避免海堤過於靠近灘線導致加速沙灘流失的可能性(趙榮宗,2006)。

    常見防止海岸侵蝕之對策有下列數類: (1)海堤或護岸;(2)突堤(防沙突堤);(3) 離岸堤、人工潛礁;(4)魚尾型防波堤;(5) 岬頭控制;(6)人工養灘;(7)沙丘(sand dune;(8)海灘水位控制等。台江沿岸海岸 侵蝕起因於沙源供應來源的減少,故發展養 灘可直接提供沿岸漂沙的沙源,以防止海 灘侵蝕,獲得保護海岸之效果(陳建中等, 2006)。在侵蝕海岸堆放並定期補充灘料之保 護工程,稱為「人工養灘」,此工法常配合 突堤、離岸堤、岬灣控制或其他工法實施, 為近年海岸防護工程之趨勢,主要用途為海 岸保護,塑造沙灘或維持沙灘之穩定。

    在飛沙旺盛的海岸,可使用定沙造灘。此種工程一般分為人工構造物定沙工和植栽 之定沙工,包括編籬造灘及簡易定沙工。編籬造灘之目的在於攔截沿岸飛沙,增加沙丘的高度及寬度。如經費受限,可用細樹枝、竹片或梢料作為編籬定沙。植栽係於海岸種植耐鹽性植物,善加培護,可達定沙效果。經一段時間之後,灘地日漸增高,形成沙丘 灘岸,可作為減緩潮浪災害之防護。目前在 台江國家公園沿岸的沙洲都可以看到用編離定沙的海岸防護工法,也確實發揮一定的功效。

    海岸的防護工法並不是百分之百可以達 到保護海岸的效果,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氣候 變遷、海水面上升等,對於海岸防護工法都 要重新評估,可能一次颱風事件,就將所有 的海岸防護工法付諸於流水。除此之外,防波堤、突堤與離岸堤等海岸結構物不僅阻擋水流,也使波浪產生繞射與反射現象,導致遮蔽區之波浪變小,水流流速降低而使泥沙沈澱,反射區之波浪則變大且流速增加而加速泥沙移動。因此防波堤、突堤及離岸堤下游側會侵蝕、上游側堆積,繞射區內泥沙堆積,堤愈長此種現象愈強烈。在頂頭額沙洲 因在北側離岸堤的興建,造成在南側防風林被侵蝕嚴重,可能是這種原因造成,因此海岸防護的工法是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反過來看,若不進行任何人工海岸防護措施,以目前潟湖沙洲高程持續降低且逐漸陸移之速度,潟湖終將陸化或因沙洲潛沒變成海灣,可能會對當地環境及產業造成衝擊,這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因此台江沙洲地景的保育策略應著重於保存沙洲、七股潟湖的地形景觀,避免沙洲持 續受到海岸侵蝕,以及維護當地居民生命及產業的發展為目標,建議可以從以下方式來進行:

    1. 海岸防治方向應以減緩沙洲內移、潟湖淤 淺及面積縮小為目標。建議之侵蝕防治措施 應儘量使用軟性或較具生態性之工法,並進 行不同工法的現地試驗,且持續評估其防護 成效,藉由試驗分析成果,尋求適合及有效 的海岸沙洲防護策略。
    2. 長期而言,對於七股潟湖沙洲之保護,應 先加強對環境基本資料之調查與分析,如此 才能真確掌握影響潟湖沙洲地形變遷之因 子,亦才能謀求真正有效之保護措施。
    3. 潟湖沙洲面對海浪不斷的作用,原有其自 我康復能力,但因沙源逐漸流失,自我康復 能力亦逐漸消失。建議之防治策略包括: (1)編籬定沙,以固定沙源,維持沙洲高度。 (2)補充沙源: 以北側淤沙、潟湖淤沙或抽 取海側沙源進行沙洲之養灘,以補足沙洲高 度,防止颱風波浪的越洗作用。尤其目前七 股潟湖內有些航道淤積嚴重,建議可以抽沙養灘的方式來處理。(3)可嘗試封閉北側新生 之潮口,降低海岸沙源由潮口進入潟湖,導致潟湖淤淺。
    4. 由於政府機關資源有限,應結合當地居民及民間團體一起進行沙洲的保育活動,如一些簡易的定沙工法,可以教導民眾或遊客來參與,讓民眾體會到沙洲對他們的重要性,提升民眾對沙洲保育的觀念。

    參考文獻

    • 方偉達、楊孟潭(2007)台南地區海岸變遷與 永續發展策略,2007年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 城鄉治理與永續發展. p.1-17。
    • 李淑玲(2006)西港鄉聚落的拓墾與開發之研 究,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博士論文. p.16-69。
    • 林俊全(2011)台江國家公園週邊沙洲、潟 湖地景變遷及復育防災策略,台江國家公園 委託,177 P。
    • 林宗儀(2007)台南七股潟湖之地形與沈積物 特性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新任教師專題研究 計畫期末報告。
    • 趙榮宗(2006) 台南海岸保育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建中、吳南靖、朱志誠(2006),安平港 人工養灘前後之地形變化探討,中華技術, 70(3):50-57。
    • 張瑞津、石再添(1996)台灣西南海岸平原環 境變遷研究:子計畫二-台灣西南海岸平原地 形變遷之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財團法人成大水利海洋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2006)七股潟湖保護對策研究(2/2),水利 署第六河川局。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