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國家公園之所以稱作台江,是因為早 期這個地方是屬為台江內海的一部份,17世 紀,荷蘭人測繪的海圖中,出現了17世紀台 灣西南沿海洲潟海岸的地形特徵,由北而南 有倒風內海、台江內海、堯港內海等規模較 大的潟湖。
18世紀中期後,海水、河流不斷的挾帶泥 沙淤積,台江已浮沙四起。此時的台江內海 已經是處處暗沙,漲潮時淹沒在海水中,退 潮時則隱約可見,台江海域逐漸陸化。隨著 泥沙淤積,海岸線逐年的向外延伸,昔日的 港灣河流多成為海埔地。
300多年前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最先進入 的鹿耳門溪,在當時鹿耳門是一條可供船隻 航行的航道。康熙22年海禁後,鹿耳門港是 台灣與廈門通商唯一「正口」。清道光三年(1823)一場大雨,使曾文溪改道向西港南 流,洪水夾帶巨量的泥沙注入台江,使鹿耳 門內海海沙驟長,漸漸成為「埔地」,其後 幾場大風雨,使台江陸化加速。迨道光十一 年(1831)七月十四日,又有一場大風雨, 鹿耳門港道遂遭淹沒,從此成為廢港。此 後,原本可泊千舟的台江,陸化為「海埔新 生地」,使鹿耳門港道、鹿耳門嶼、北汕尾 與台南府城連成一體。後來台江內海淤積, 變成陸地,鹿耳門港道就變成只剩一條細長 的鹿耳門溪。鹿耳門溪因為有機物多,致使 生物繁衍,居民在流域內搭設棚架,用來養 蚵,密集的蚵架成為鹿耳門溪特殊的景觀。
由台江內海的陸化,產生了大片的海埔 地,這些海埔地後被開闢成鹽場及魚塭,也 影響了當時的產業發展。根據李健盟(2008) 的研究,台江的鹽業從明鄭時期開始,日據時代開始大規模發展,光復後又經國營、民 營的階段直到2002年工業產鹽結束,正式轉 型生化科技業及觀光業才算結束了這三百多 年大規模鹽業發展的歷史。安順鹽場於西元 1919年開闢,為日治時期第一個新式鹽田, 在台灣近代的製鹽史上具有指標性的意義。 運鹽碼頭闢建在南寮的鹽場辦公室前,位置 在目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現為市定古蹟 (並申請指定為國定古蹟)。在日治時期安 順鹽場所產製的鹽均由此經運鹽運河、四草 湖送至安平港外運或再精製。南寮的位置在 以往鹽田的中央核心區,四周為鹽田,係作為安順廠務所設置地點,建築物包括辦公室、南寮國小、鹽民紀念碑與鹽民住宅等, 見證台灣的製鹽歷史。
日據時期最早以大量外銷為主的天日鹽及 工業用鹽、光復後成為國營事業「台灣製鹽 總廠」,逐漸以機械化製鹽取代傳統曬鹽方 式,轉變為以工業用鹽為主,到2001年由於 劃設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廢棄,2003年又因 驚覺其交雜的文化景觀所帶來生態影響的衝擊,而重新復育部分鹽田。台江國家公園內的鹽田生態文化村就是是為了保存鹽業文化而設立的區域,文化村內包括台江鯨豚館、台江鯨豚救援中心、台江鳥類生態館、台江水族館。還保留有許多重要的鹽業文化資產,供參觀各種鹽業發達時期場所的利用方式。
當時為了因應鹽業的運送,在1823年開闢竹筏港的水道,為百餘年前為運送民生物資之人工渠道,其代表性為漢人在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台江國家公園劃設史蹟保存區以 保留地形變遷與社會經濟之發展歷程。竹筏港舊道位於大眾廟後方,目前已被嘉南農田水利會作為排水道使用,在鹿耳門溪以北為 「竹筏港排水道」,以南部分則多淹沒,僅餘大眾廟至四草湖這段可見其規模。清廷曾設釐金局位竹筏港南端以收取釐金,是台江晚期商業活動中,貨物的轉售據點,目前為 一水道閘與漁塭。由於竹筏港荒廢既久,大 眾廟後方紅樹林保護區兩岸蓬勃生長,在水道上方形成「水上綠色隧道」,形成相當具特色之景觀。
為了保護大眾廟後方的紅樹林,1988年 規劃了「四草紅樹林保護區」,10多年下 來,意外創造了這片觀光秘境。保護區設立當時,是為了這個全台最大的欖李純林,不過,現在這片300多公頃的土地上,最多的是海茄苳,其次才是欖李,還有幾棵五梨跤,之前又從北部移植了幾棵水筆仔,共有4種紅樹林樹種;台灣曾經有6種紅樹林,但其中兩種─紅茄苳與細蕊紅樹已絕跡,因此在這片紅樹林保護區中,可以看見台灣所有的紅樹林樹種。
隨著台江內海不斷的淤積,海埔地也不斷的被開闢成魚塭區。台江國家公園內有許多 魚塭區,這些魚塭主要以養殖吳郭魚、虱目魚及蝦類為主,這種大規模的魚塭區,是當地特有的文化景觀。根據研究,台灣的養殖漁業有300年以上的歷史,當時人類利用土地開發的方式,台江漁夫因地制宜的演化出適應區域的漁法,代表著台灣漁業發展的過程,是瞭解台灣漁業的重要歷史文化。
台江國家公園沙洲、濕地、生態及古蹟 等,在地形與歷史上都是台灣相當具有特色 與意義的。這些都是我們值得去珍惜保存,尤其是黑面琵鷺等特殊的生態物種,是在此地才能觀賞的的鳥類。所以在我們賞鳥及欣賞地景的同時,不要去干擾這些動植物生態,讓國家公園可以永續經營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