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莫拉克颱風於2009年8月8-11日侵襲台灣南部,造成重大損失。原來各界因久旱不雨而期待颱風的滋潤,卻不期碰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大豪雨,造成許多的損壞。其中小林村被湮滅、阿里山公路柔腸寸斷、許多山區林木因崩塌而流失。
當事件過後,我們檢討這樣的損失,看到政府單位迭遭社會、媒體的批評,不禁令人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造成許多的民怨,也無形中減少政府許多威信。
綜觀幾次土石流的災害,卻令人有種在劫難逃的感受。主要的原因在於雨量集中、降雨強度過大,造成河道的掏挖,土石堆積在不該堆積的地方。原有鬆散的土方,尤其是經過九二一地震的搖晃,原本就要順勢崩落的,藉著此次的豪雨,被搬運到下游。
許多居民在當地居住多年,可能居民們被沖走時,還不清楚河水從哪裡衝過來的,就造成了社區被沖刷或掩埋的慘劇。檢討幾次土石流的問題,事實上可以分成三部分探討:土石的發生區、搬運區與堆積區。由於此次土石的問題在於發生區的雨量過度集中,造成搬運區的河道被下切或往兩側侵蝕,或鬆動的邊坡土方被沖刷。搬運區也就是有許多的河道兩旁的植生仍然完整,只見河道被沖刷出來,更可見到許多巨大的樹木被洪水沖刷,當然也有許多超過兩公尺長的石塊被帶到堆積區,因而有許多的居民會在那裡立命安身,大水一來,只好淪為波臣。
令人擔憂的是類似的地形,在台灣有許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問題。台灣乃至於台北都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水土保持,也需要巨額的經費修建。但是面對如此多的自然環境限制時,人與大自然的抗衡,又如何靠有限的經費去面對層出不窮的災害呢?像台電的谷關發電廠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已經可以看到樓起樓毀,整個中橫公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更不用說被大地震抖動過的南投地區。只是此次不幸的,主要降雨區輪到南部,而災情又特別慘重。
二、莫拉克颱風的威力
根據中央氣象局阿里山測站的紀錄,莫拉克颱風在8月8-11日間,共下了2,965公釐的降雨。接近3公尺高的雨量,也接近了世界記錄的降雨量。持續的降雨,造成了許多崩塌地,生產出許多泥沙,堆積於河床。許多森林因崩塌而被漂流出來。
這樣的降雨量,可說是世界級的降雨事件。最近英國的湖區國家公園,創紀錄的在一天之內下了320公釐的雨。造成6座甚至超過百年的橋樑的沖毀。而我們台灣是接近該記錄的10倍。可想像我們的山林承受的地表作用力之規模。這些雨量在小林村更可令人瞭解其威力。 從阿里山測站的降雨量記錄與小林村的崩塌時間相比,大約下了2,000公釐的雨後,該崩塌才發生。而崩塌地的規模高達222公頃。實際上,小林村的崩塌,至少還排名第三。
三、颱風災害的分佈
這次崩塌的災害中,小林村是屬於最嚴重的災區之一。崩塌的形式是屬於深層地滑。主要原因是當下雨量累積到2,200公釐左右,整個崩塌發生,並把小林村1-5鄰衝往對岸。經過約20分鐘後,原來沖到對岸的土沙,攔住河道,形成一個堰塞湖。這個堰塞湖被楠梓仙溪上游的河水充垮,並把小林村的另外6-10鄰的房舍居民一起衝到下游。這樣的過程,必須有非常多的水量,否則無法把小林村覆蓋並沖刷。因此在小林村的對岸,仍留有土石堆積的痕跡。
小林崩塌地的規模非常大,達到220公頃。小林崩塌地實際上是由兩個大崩塌地所組成。其厚度也屬於深層滑動。從現場及航空照片,可以看出其滑動面與岩層有關。崩塌地原有的坡度並不大,僅約16-20度。但是落差高達850公尺,崩落下來的土石的衝擊力量非常大。這樣大的崩塌,接著碰到堰塞湖被衝垮,令居民沒有預警的損失四百多個生命。
現場也可以看到該段的河道淤積了約30公尺高。所以原來的低位河階,都變成了河床,被河水沖刷。南橫公路上的重要聚落寶來,也是一樣的情形。
淤沙的來源,主要還是上游有許多大的崩塌地,提供了泥沙來源,而無法全部被河水搬運,因而淤積成埋積河谷。整個楠梓仙溪河床淤積了約30公尺。這個高度,令許多河階上的聚落陷入危險,尤其是下次颱風來時。這些聚落也是颱風警報發佈時,必須先遷移的對象。因為整個地形環境改變了,而這樣的環境,可能還無法完全以人為的力量去挖除這些淤積,而必須等經過幾次颱風豪雨的沖刷才可以降低河床高度。否則其所需經費,會是天文數字。
太麻里溪的崩塌,是另一個災難。太麻里的崩塌也是屬於深層的地滑。崩塌的落差更高達1,600公尺。這樣的落差,造成了更大規模的土方堆積於河床,並形成堰塞湖。堰塞湖的湖面比原來的河床高了65公尺。而湖水的深度僅有6公尺,也就是說河床淤積的高度快達60公尺。
太麻里溪原來就是一個有許多崩塌地的集水區,因此河床埋積現象明顯,寬廣且平。此次豪雨誘發出許多的崩塌,提供許多泥沙的來源。
太麻里溪雖然發生如此多的災害,但是並沒有太多的災情。主要是過去這些地方並沒有被盲目的開發。沒有太多人為的開發與建設,所以保全對象相對單純。主要是上游的森林的保護區,以及下游河床兩岸的沖積平原的氾濫問題。
四、保護區的角色
如果從這次災情慘重的南部幾個保護(留)區來看,不管部門是嘉義處的阿里山公路沿線,還是台東處的太麻里溪,還是屏東處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我們可以看到,保護等級的高低,並無法抵擋超乎異常太多的降雨。但是因為保護區的保護,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沒有太多的聚落分佈,也沒有太多的投資建設。當災害來臨時,其相對損失是較少的。
當看到政府必須動用12億台幣的經費救災,便可以理解保護區的功能,因為這12億,絕大多數不是用在保護區的救災或重建之用。而經人為開發的地區,如阿里山公路的中斷,造成經濟的損失,就更難計算了。實際上,我們也看到山坡地,尤其是高山地區,並無法承受太多的開發。能夠利用保護區的機制保護,是一個國家永續之路必要的措施。這次的保護(留)區的功效,便是我們可以看到的。
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終是人類必須要學習的一課。災害的分佈可能時空會有差異,但是不能保證永不發生上述災害。面對著脆弱的環境,政府與民眾都應該提高警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並無法讓民眾免於災害的威脅。對環境的瞭解、監測與趨吉避凶的開發方式,做好防災、救災與減災工作,仍然是我們要積極面對的課題。
▲照片1 搶救後的高山公路,看起來是如此脆弱。
▲照片2 高山地區超限利用的狀況,在陡坡上,農業活動密集、集約,連房舍也密集。
▲照片3 太麻里溪的崩塌地與堰塞湖,可看見太麻里溪有許多的崩塌地。
▲照片4 大規模的崩塌地,面積都超過2平方公里。上覆的森林,都不見了。
▲照片5 高山地帶的崩塌地,規模非常大,數量也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