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苗栗三義火炎山的沖蝕特性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內文:

    一、前言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為現有的19個自然保留區之一,其特徵為蝕溝發達、地表沖刷作用強烈,邊坡垂直聳立礫石惡地地形。火炎山自然保留區雖然因為惡地地形聞名而受到保護。但其實除了南側的沖積扇及大蝕溝區,因常常遭受擾動而草木不生外,其餘地區覆蓋十分良好,少見裸露地及崩坍。

    二、火炎山的岩石與土壤

    火炎山地區的土壤分佈,主要受到崩塌與氣候因素所控制。根據苗栗縣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1983)指出,火炎山地區主要的土壤有高溫多雨氣候區常見的黃棕色紅壤,及由邊坡上崩落之灰黃色崩積土。黃棕色紅壤區,土壤厚度極薄,礫石佔80%以上,排水良好。原因在於火炎山邊坡陡峭,無法留住風化後產生的土壤。由於土壤層太薄,植物無法順利生長產生穩定土石的效果,這應該也是讓火炎山區的邊坡崩塌現象持續進行著的原因之一。

    三、火炎山的侵蝕與搬運作用
      侵蝕特性上,侵蝕作用是伴隨降雨事件而發生。由於主要的地層都有膠結不良的情況,使得火炎山地區的邊坡十分容易發生侵蝕的現象。礫石層內大顆粒的礫石,彼此之間互相鑲嵌,使得剪力強度變大,坡面有足夠的支撐力避免崩落,形成峭壁景觀。但降雨時,顆粒之間的膠結空隙充滿水分潤滑,粗糙度降低,平面剪力強度小於發生破壞時的剪應力,在沒有足夠支撐之下,邊坡就發生崩落的現象。

    火炎山由礫石組成的特性也影響到了河道的搬運。在未降雨前,由於礫石之間的孔隙率大,利於地表水下滲,使火炎山的河道只見有水通過的痕跡卻看不到水在河道上流動。降雨事件發生時,河道中才能見到水的流動。當河道中的水量足夠時,水分子充滿於礫石間的縫隙,將河道中的礫石用浮力或是礫石之間的碰撞而開始滾動,形成土石流。

    因此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礫石惡地地形變動非常大,當降雨量達到一定程度以上,就會產生邊坡沖蝕的現象,蝕溝發育,進而有許多礫石與細粒物質進入河道,並向下邊坡移動,再進入大安溪河岸前形成大規模的沖積扇。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il Erosion for Huoyan Mountain

    ▲圖1、研究區範圍(資料來源: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四、火炎山的邊坡後退

    這些邊坡由於經常發生邊坡後退作用,植物無法生長,長年保持光禿狀態。這種邊坡演育的方式,在邊坡上半部以高角度的方式後退,在邊坡下方則產生由崩落物質堆積的崖錐。地形的變遷中,常常因為颱風造成地形大規模發生改變。火炎山邊坡後退的形式有兩種,一種為平行後退,多出現在搬運能力強的地方;另一種為減坡後退,多發生在順向坡的邊坡。

    民國80年~91年的資料顯示,10年間平均的後退速率為每年2.5公尺(以3號集水區的邊坡計算)、減坡後退邊坡每年1.5公尺(以4號集水區的邊坡計算)。在集水區源頭地區,明顯可以觀察到邊坡後退的情況。在上游隨處可見聳立的邊坡與蝕溝。

    由於礫石層膠結不佳,上述的地形發育現象變動非常劇烈。本區的邊坡後退,數年內可以累積達到數公尺(部分邊坡年平均後退1.7公尺)。相對於其他地區,這樣的後退速率是非常快的。

    集水區中段,河道兩側可見約3公尺高的河道側壁,河道中亦堆滿了大小不一的石塊。這些石塊部分來自於上游的坡腳搬運,一部份來自於對於河道兩側的侵蝕作用。這些礫石堆積於河道之中,由於孔隙大,下滲速度極快,平時地面上是處於無水的乾涸狀態。下雨時,從上游與邊坡匯入的雨水,開始對於河道兩側進行侵蝕作用。除了雨水直接侵蝕,河道中充足的水量亦使得堆積在河道中的物質達到飽和狀態,形成土石流往下游移動。在土石流運動的過程中,造成了河道地形的變化。

    在集水區源頭,侵蝕地貌的範圍不斷擴大,裸露地的後退速率以3號集水區最快,達每年3公尺,此結果比兩側邊坡後退的速率稍快。由剖面顯示河道高程變動中,河道的堆積及侵蝕都發生在接近源頭的區域,河道中段的高度沒有發生太多變動。顯示在降雨事件發生時,堆積在源頭的土石會被沖出河谷進入沖積扇。

    五、結論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礫石層惡地地形是非常動態而多變化的。整體而言,火炎山惡地的地形發育可以分為最上方的裸露邊坡、中央的谷地,以及最下方的沖積扇等三大部分。這三個部分都受到地表外營力的影響,呈現非常不穩定的狀態,當降雨達到某一個程度時,這三個部分會受到作用力的衝擊,產生相當大的變化,進而形成新的地貌。

    在集水區源頭,侵蝕地貌的範圍不斷擴大,裸露地的後退速率以3號集水區最快,源頭處達每年3公尺。也因為如此,形成獨特的崎嶇裸露地貌。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il Erosion for Huoyan Mountain

    ▲圖2、民國59年火炎山航空照片(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