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觀霧與土場崩塌災情
    作者:
    陳毅青
    作者說明: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生
    內文:

    一、前言

    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位於新竹縣五峰鄉以及苗栗縣交界,交通方式由竹東沿台122線經過清泉、土場抵達觀霧。園區海拔高度在兩千公尺左右,因園區內終年雲霧繚繞而得名,並且蘊含豐富的森林資源,並且也是台灣五岳三尖之一、大霸尖山的登山口,吸引許多遊客與登山客前來。然而,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二十七號,中度颱風艾利橫掃台灣北部,觀霧唯一聯外道路台122線嚴重崩塌,沿途造成多人死傷,颱風過後,有關單位全力搶修道路,但是每逢大雨或颱風來襲時,又會造成嚴重崩塌,導致道路再度中斷,觀霧遊憩區被迫關閉至今,其遊客與人潮不再。

    二、主要的災害與災情

    (一)觀霧遊憩區

    觀霧遊憩區本身災情較為輕微,而主要災情都發生在其聯外道路上,除了台122線以外,連結到大霸尖山登山口的大鹿林道東段,路基塌陷,車輛無法通行;大鹿林道西段也有嚴重崩塌,使得道路中斷。觀霧遊憩區除了受到崩塌的影響,園區內還有土壤潛移的問題,由於厚層土壤發生不等量的位移,造成房舍以及道路的龜裂。

    (二)土場部落

    位於台122線沿線的土場部落可以說是這次災害之中,災情最慘重的地區,大量的土石崩塌以及土石流,有二十四戶民宅以及土場檢查哨被掩埋,造成十五人被活埋。

    (三)清泉部落與民都有部落

    清泉部落的上屏溪因豪雨而暴漲,沖毀了連接村落的便橋,上屏溪右岸的山壁也發生大量土石滑落,造成民都有部落兩處民宅遭掩埋,四人死亡。

    三、災害發生的成因與類型

    一般我們在報紙、新聞提到的山崩、坍方、土石流、崩塌,在地形學上皆是屬於塊體運動(mass movement)的範疇,泛指地表經過風化作用而破碎的岩屑及土壤,在重力影響下,往下邊坡移動。塊體運動可以依據水、土含量以及流動速度來分類,如:土壤潛移是較為慢速的塊體運動;土石流或泥流屬於含水量比例較高快速移動的塊體運動。

    (一)崩塌

    在前往觀霧遊憩區的台122線沿途,包括清泉部落以及土場部落,從艾利風災以來,產生許多大大小小的崩塌地。造成崩塌的因素很多,以艾利颱風過境時為例,在短時間內為新竹山區帶來超過一千公釐的雨量,大量的降雨使得土壤和岩層間孔隙充滿水分,導致孔隙水壓增加,雨水潤滑、減弱原本土壤和岩層的強度,並且增加土壤重量,最終引發崩塌。

    發生崩塌大多在坡度30度以上的地區,因為道路開發使得上邊坡坡度增加,崩塌容易發生在道路下邊坡,誘發崩塌的發生,通常使道路被土石掩埋;下邊坡發生崩塌導致路基流失。

    根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的調查,土場和民都有部落的崩塌都是屬於舊崩塌地,而再次發生崩塌。在崩塌發生前就有位移的現象,土場部落的崩塌比較類似大規模土體滑動的型態,大規模的土石大略以圓弧形的形狀往下邊坡滑動,通常地滑的規模都相當巨大,造成的災害也較大。

    民都有部落屬於山崩的類型,民都有部落山坡的上方發生土石崩落,崩落的土石順著蝕溝快速往下邊坡移動,破壞蝕溝內的樹木或道路,導致下邊坡堆積區的房舍遭受掩埋,直到崩落的土石停止下來為止。

    (二)岩屑滑落

    岩屑滑落相對於崩塌災害規模要來得小,卻足以造成道路中斷、危及人車安全,容易發生在坡面岩層裸露、坡度大且岩層節理發達的地區,岩層經過風化強度減弱,很容易受到重力牽引,使得被風化的岩石滑落而形成災害。

    (三)土石流

    土石流主要發生在山凹處或河谷中,主要形成原因是飽含水分的厚層鬆散土石,受到重力牽引,而成流體狀向下邊坡運動。構成土石流的發生要件有三項,要有充足的土石材料、適當的坡度提供土石區動力以及土石流動需要充足水分。

    大量土石崩塌堆積在河道,再加上暴雨使得上游坡度較大的一級河河谷流量大增,符合土石流形成的條件,崩積的土石被水流帶下,形成土石流,如土場部落的上游溪谷,發生大規模的土石流。因此,如果上游有舊崩塌地或地震引發的土石鬆動,下次豪雨一來,就很有可能發生土石流。

    (四)土壤潛移

    土壤潛移是一種極慢的塊體運動,發生在邊坡上的土壤層,以緩慢的速度移動,通常以肉眼觀察難以發現其運動,但可以從傾倒的電線桿、彎曲的樹幹、龜裂的房舍等證據來判斷,土壤潛移發生的原因很多,冷熱變化、樹木生長、土壤乾濕變化,造成土壤脹縮變化,都是促進土壤淺移的因素。

    觀霧遊憩區發生土壤潛移,因移動速度慢,暫時未造成較嚴重的災情,卻也使得房舍龜裂、路面塌陷,也是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根據野外調查,觀霧遊憩區屬於鬆軟的崩積層,為土壤潛移的基本條件,而發生的機制與因素,需要更詳細的調查與監測。

    四、容易發生崩塌的環境

    台灣山區的地質破碎,加上降雨量大,所以時常發生崩坍,若要以工程的方法阻止崩塌繼續發生,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但如果能掌握崩塌可能發生的地區,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災害。以下十種環境容易發生自然崩塌:(1)飽和含水的膠結性黏土、(2)抗剪力弱的鬆散土壤、(3)順向坡、(4)葉理發達的變質岩區、(5)風化劇烈的火成岩與變質岩區、(6)岩層斷裂面與斷層面、(7)砂、頁岩互層或具有不透水層處、(8)山坡面開始滲水、(9)舊崩塌地再次崩塌、(10)水體與邊坡交界處。

    在崩塌地發生前,會出現一些即將發生崩塌的徵兆,如下:(1)陡崖上出現明顯半月形的斷裂線,也稱為「張力裂隙」,如土場大崩塌發生之前,在坡面上曾出現斷裂面。(2)懸崖下或河道平坦的崩積層:代表崩塌曾經在此發生過,有再崩塌的危險。(3)懸崖或是河岸邊緣灰調的改變:表示底層土壤含水量變化很大,或水壓在累積中。(4)山坡頂部或趾部出現蓄水窪地:代表土壤含水量呈現飽和,無法繼續入滲,表示水壓累積,不利於邊坡的穩定。(5)邊坡的檔土牆與建築物出現位移和龜裂:代表土體支撐不了重力,開始滑動。這些邊坡在崩塌前的特徵,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並且立即採取應對方式。

     五、結論

    崩塌、岩屑滑落和土石流,對人類所產生的傷害及損失,泛稱為土沙災害,特別是再受到颱風侵襲以及地震發生,在台灣土沙災害一直以來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除了造成水土流失,更有許多的崩塌造成路橋樑與房舍損毀的問題,經常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然而,這些崩移的現象,說明了一件事實,就是地表的組成物質,終究要往下邊坡移動,而崩塌、岩屑滑落和土石流,這些現象一直存在於大自然之中的自然現象罷了,而這些災害的發生,是當人們利用自然資源的的同時,一方面和這些不斷發生的自然現象爭取空間;另一方面,一些人類活動也加快、觸發這些自然現象的發生。

    由於不同地方發生災害的原因都不盡相同,因此我們應該要從瞭解這些自然現象,並且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進一步試著學習與大自然和平相處,才不致於讓這些災害一再地發生於生活中。


     

    土場的大崩山:土場部落為於頭前溪上游的上坪溪之主、支流匯流處。2004年艾利颱風來襲造成南方山壁崩塌,直接掩埋村落,而上游也發生多處崩塌,崩落土石進入河谷。當時崩塌的規模(中央部份)仍清晰可見。

    影像來源:福衛二號影像 
    拍攝時間:2005年7月
    ------------------------------------------------
    清泉部落的崩塌地與土石流:清泉部落後方山壁土石崩落(影像中央部份),堆積在河道旁,而部份住宅也遭受土石掩埋。影像中上坪溪河谷有大量土石堆積。

     影像來源:福衛二號影像
     拍攝時間:2005年7月
    -------------------------------------------------------
    上坪溪集水區邊坡的崩塌:崩塌原本就是一種自然現象,即使在沒有人為開發的地方也會發生崩塌,要如何趨吉避凶,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影像來源:福衛二號影像
    拍攝時間:2005年7月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