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感於國內自然地形景觀因不當開發而常遭破壞,乃委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王鑫教授進行「自然景觀及特殊地質地形現象登錄之規劃研究」,經參酌英國地景保育成功的經驗,並配合國情,初步建立台灣地區地景保育方針,以及特殊地景的調查登錄架構。隨後開始研訂並推動「地景保育統籌計畫」;一方面從事國內的特殊地質、地形景觀調查、登錄、分級、評鑑等工作,同時進行國際相關地景保育組織、人員的學術交流,並繼續引進國際的地景保育技術和經驗,在國內推廣。
近十年來,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強力支持下,以及王鑫教授、李思根教授、鍾廣吉教授、林俊全教授、賴進貴教授、張徽正先生、陳文山教授、李建堂教授、齊士崢教授、劉瑩三教授、李光中教授、王執明教授、錢憲和教授、李春生教授、陳肇夏先生、湯曉虞先生等學者專家不斷的努力,終於完成台灣地區320個特殊地質、地形景點的調查、登錄、分級、評鑑工作。此外,也針對相關機構的保育人員以及民間團體進行教育訓練、宣導;並將研究成果建置成資料庫、印製光碟、海報、解說手冊、月曆…等分送各相關單位,推廣地景保育工作。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會聯合會、國際地質對比計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等4個國際組織,在華盛頓成立了「全球地質及古生物遺址名錄」計畫,目的是為了選擇適當的地質遺址,作為納入世界遺產地的候選名錄。這項計畫後來更名為「地質景點計畫」,1997年,再更名為「地質公園計畫」。
1996年,國際地質學會聯合會提出「地質景點計畫」的重點,在於清點全球的地質與地形景點,並依據一定準則,評定出傑出與全球性的景點。其成果可用來促進地質遺跡的保育,同時也構成地質景點資料庫。這些資料可作為全球性地質景點保育優先名單,也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建議名單。
1997年的聯合國大會上,通過了教科文組織提出的「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形成全球性網絡」的計畫及預算。在這個計畫中,將從世界各地所推薦的地質遺產景點中,選出具代表性、特殊性與重要性的地區,賦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傑出標章」。
成立「地質公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達成環境保護與增進區域社經發展,以求永續發展。地質公園將藉由提升大眾對地球遺產價值的認知,增進人們對地殼與環境承載力的認識,促使人們能更明智地使用地球資源,進而達到人與地之間的和諧關係。
1999年,教科文組織提出了地質公園的選定準則,明定選址的科學依據,但也宣示地質公園須提供所在地社會與經濟永續發展的機會。在尊重環境的前提下,藉著新闢收入來源,例如:舉辦地質旅遊和推廣地質產品,促進新型態的地方企業、小規模經濟活動、家庭式企業,開創新的就業機會。因此,地質公園的設立不僅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補充的收入,且能吸引公私部門的投資。
台灣位於世界第一大海洋板塊和第一大陸地板塊的交界,加上降雨強度驚人、地動頻繁、地勢高聳,地質遺產非常豐富;即使不能列入國際名錄,也該成為國家級或地方級的資產。在環境保護和發展生態旅遊的浪潮中,設立地方級的地質公園是最好的開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有鑒於此,乃委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王鑫教授辦理「地質公園設置與推動研討會」,以利「地質公園」在國內的推展。
「地質公園設置與推動研討會」分二天舉行(92年11月12日~13日))。第一天在台灣大學第二學生活動中心地下一樓音樂廳召開學術研討會,報名人數多達131位。
在專題報告之後,緊接著是由王鑫教授、鍾廣吉教授與所有主講人共同主持的綜合討論。所有與會人員對於“地質公園的設置與推動”這項議題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發言十分踴躍,更提出許多具體的建議。大會最後的高潮是由林俊全教授主持的「地質公園標章及地景保育攝影比賽」頒獎活動,所有受獎人的作品也一一展現,並獲得與會人員的讚賞。大會進行圓滿、成功。
第二天為金瓜石地區的野外考察,報名人數有73位。由國立台灣博物館地學組組長方建能博士擔任室內簡報和戶外解說,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許珊瑜小姐、何立德先生分別負責協助庶務。
當日從台大正門口準時出發,首先抵達由台北縣政府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由簡鴻沂組長所安排於勸濟堂進行金瓜石地區地質地形簡報,隨後進行第一階段的野外考察活動。中午則在瑞芳風景特定區管理所同仁的協助下,在勸濟堂享用豐盛的午餐。下午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的野外考察活動。雖然當天的天氣和部分路況並不十分理想,但是所有學員在寒風細雨中用心聆聽方博士精彩的解說,學員們認真學習的態度,實在值得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