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地景保育幻燈片專輯(十四):太魯閣長春祠系列照片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出版:台大地理系台灣地形研究室
    幻燈片張數:40張
    編號:481-520

    中部橫貫公路開通至今,已經超過40年。由於集集地震的緣故,谷關到德基路段,並沒有對社會大眾開放,主要的原因是道路危險。本專輯繼18期有關中橫崩塌地的幻燈片專輯後,嘗試這把中部橫貫公路沿線的一些景觀,尤其是受到國人重視一些特殊地形景觀,整理成專輯。希望能對本刊讀者有更直接的貢獻。讀者們,尤其是中等學校的老師們如有需要,歡迎直接由本刊之網業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 (http://www.geog.ntu.eut.tw/tgru/lscape.htm)

    這套專輯主要的內容是有幾張一序列的太魯閣長春祠的照片,時間涵括近二十年,讀者可以看到長春祠經過幾次的崩塌事件。雖然照片已經老舊,但是我們不難瞭解到在地質環境敏感度高的地區,在我們有生之年,都可能可以看到地形變遷。同樣的,照片中的文山溫泉也是接近20年前的照片,許多的設施已經多次受到洪水的破壞而更新。目前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整理,是一個非常高品質的溫泉樂園。歡迎讀者前往一探究竟。

    一條河流扮演著侵蝕、搬運、堆積的角色,立霧溪與大甲溪是中橫公路沿線的主要河流。當然也不例外有這些現象。然而這兩條溪流的命運也不同。立霧溪的河川輸沙量是東部第二大的,也切割出聞名的太魯閣峽谷。大甲溪則成了系列水力發電的代表。沿線的水庫與電廠,一直對台灣經濟有許多的貢獻。但是由於河川的作用,水庫必須要更多的經費去維持,否則非常容易受到自然或人為力量的破壞。可確定的是這些河川作用的結果,造就了非常高品質的地形景觀。

    照片專輯中,也有幾張照片是在合歡山地區的照片。站在合歡主峰上往四周望去,可以看到中央山脈群峰,遠望玉山與中央尖山、近看合歡東峰與奇萊山,歷歷在目。台灣超過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景色,對無法去爬大山的國人而言,這裡是一個非常值得前往一遊的地方。 就觀光資源而言,原有中橫南北支線以及中橫公路東段的交通,雖然因為谷關到德基路段未能通車,而讓許多國人卻步,但是由霧社經合歡山、大禹嶺、梨山、福壽山農場、到武陵農場,仍然是台灣地區非常高品質的遊憩勝地,還是值得國人前往旅遊。

    然而對國家公園管理處而言,高山地區,尤其是武嶺地區而言,是經營管理相對困難的地方,除了攤販與滿地的垃圾隨風吹落、堆積於山谷,形成髒亂之外,下雪的管制問題、道路狹窄與崩塌地的維護等問題都是經營管理的困難處。 照片中,在合歡主峰上一張看來像希臘建築的設施,那是導致過去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前任處長被撤換的導火線。目前該地已經被開發成遊客可以搭車前往的山峰,還有停車場的設施,但是目前並沒有開放。然而遠遠望去這些建物,對高山地區而言,是有些突兀。雖然有關景觀視覺的問題,可能見仁見智,但這也應該是規劃時,就應該更進一步討論的。

    專輯最後放了兩張有關德基水庫的照片,這些照片也說明過去前人的努力,對我們社會國家的貢獻,是我們感念的。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也瞭解到台灣的自然環境是非常動態且不穩定的。許多經營管理的概念,也必須隨時趕上時代的潮流。其中一個問題是在中部橫貫公路沿線,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因為集集地震以及隨後的颱風豪雨所造成的崩塌,這些問題都可能造成水庫壽命的大幅減少之外,更可能因為地震等構造運動,造成巨大的損失。

    目前有許多的中橫廢棄土都被棄置於山凹的棄土場,這些棄土場並沒有經過壓密或其他的工程處理,只是等待颱風豪雨來時,用大自然的力量衝到水庫內。並直接造成水庫的淤積與壽命的減少。這是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之處 。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