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達社會、經濟、環境之間的平衡與永續發展,「地質公園」的概念於1999年誕生,以「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參與、地景旅遊」四大核心價值,發展並推動地質公園。2004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的支持下,成立「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lobal Geoparks Network),透過網絡活動與經驗分享,協助網絡成員推動地質公園。經由觀摩、研習、活動、會議等方式,提供全球地質公園的夥伴學習、成長的機會,並推廣地質公園的概念至世界各地。截至2021年4月,已有169座地質公園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分布於44個國家。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標準相當嚴格,委員會將從地質地景價值、園區經營管理架構、區域經濟發展性、科學研究普及程度和可達性、軟硬體設備完善度等面向,對申報園區進行審核。提交申請後需約一年方確認入選,入選後每四年也將進行「再評估」及認證。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證,可比擬永續發展的指標,對於一地地質公園,乃至於國家,是一份殊榮,肯定該地質公園的價值。其背後的意義更代表產、官、學、民之間的合作互助、共同理念,方能齊心協力為永續發展立下一大里程碑。也因此每年皆有地質公園申請。
然而這兩年因疫情的關係,今年16座新的地質公園申報者暫時不會被列入評估考量。委員會僅能審核先前已申報,且審核程序推延至2017~2019年的園區。而在疫情爆發前,園區景點評估任務及整體審核程序早已完成。因此,今年有8座地質公園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分別為: 1. Vestjylland UNESCO Global Geopark(丹麥) 將近2/3的地質公園範圍位於利姆海峽(Limfjord)及北海海域,而另外1/3的陸域以大陸冰川地形為主,包括冰磧丘陵、外洗平原、潟湖、湖泊等,歷經連續幾次的冰河時期而形成,尤以最近一次發生於23000~21000年前的冰期(The Main Advance)為主。風及水的作用也明顯影響地景。地質公園涵蓋13座Natura 2000保護區,以及5座自然及野生動物保留區,其中包含超過90個地質與自然景點。
2. Saimaa UNESCO Global Geopark(芬蘭) 賽馬地質公園命名源自「賽馬湖」-芬蘭最大、歐洲第四大的湖泊,海拔高度落在20~180公尺。園區內散落上千座島嶼及湖泊,6063平方公里的範圍面積中,水域面積便佔其中1/3。賽馬地質公園的地質地形深受構造運動,與冰河時期影響。約1億9千萬年前,園區岩石為海床的一部份,隨著海退、地殼隆升與冰川侵蝕,形成如今的湖泊島嶼,也獨立、孕育出特有的物種,包括賽馬環斑海豹、陸封鮭魚(Landlocked salmon)。
3. Thuringia Inselsberg – Drei Gleichen UNESCO Global Geopark(德國) 座落於德國中部,988平方公里的園區範圍介於海拔250~900公尺。其地質年代可追溯1億5千萬年的地球歷史,歷經超大陸-盤古(Pangea)的合併,與三疊紀晚期的分裂,為德國中部唯一有三疊紀 / 侏儸紀岩層出露的地區。因此此區化石研究歷史悠久,超過300餘年,積累相當豐富的地質專業發展與知識。在這裡,訪客可以探索園區內上百天然洞穴的其中三個,走在園區的地質心悅步道(Geo and Pleasure Trail),主打低海拔山區和黃土地區的土壤、地質與當地傳統美食之間的連結。
4. Grevena – Kozani UNESCO Global Geopark(希臘) 園區面積達2486平方公里,介於海拔380至3800公尺。希臘最長的河流-Aliakamon,流經園區。園區的地質歷史可追溯至10億年前,紀載好幾次構造板塊運動事件,包括特提斯洋(Tethys Ocean),以及自成一塊獨立大陸的歐洲。奧里阿卡斯山(Mount Orliakas)為一橫越古老歐亞碰撞帶的礁石,也座落於此地質公園內,這些園區地質特徵的探究,對於構造板塊源起等理論的發展,有相當顯著的貢獻。園區擁有國際性重要的鏟齒象科化石資源,包括大象的棲息地以及已知全世界最長、長於5公尺的猛瑪象牙。
5. Belitong UNESCO Global Geopark(印度尼西亞) 園區主要地景特色-東南亞錫帶(Tin Belt)上壯觀的花岡岩地景。園區內有近13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涵蓋勿裡洞島(Belitung Island)及逾200座小島,佔園區2/3的總面積。其最著名的地景特色為由風化、侵蝕而成的花岡岩突岩地景(Tor Granite Landscape)、碩大且獨立支撐的岩石出露。70萬年前隕石撞擊澳亞地區所形成的稀有的玻隕石(Tektites),又別名黑隕石(Satam stone / Billitonite),以及獨特的礦床-南薩魯(Nam Salu)錫礦床,為東南亞地區最豐富的單一錫礦脈,皆是園區內重要的自然資源。此外,因大航海時期,勿裡洞島位於重要的貿易及遷移路線上,如今為近3萬來自不同文化的人民的家鄉。展現園區的地景多樣性。
6. Aspromonte UNESCO Global Geopark(義大利) 地質公園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卡拉布里亞,從海平面隆升至將近海拔2000公尺,為27萬居民的家鄉。其獨特的地質、地景特色為500萬年前,地球動力(Geodynamic)和地震構造(Seismotectonic)演育至今的呈現,如今仍在持續活動中,一系列的山脈、山脊、高原,和Fiumare河流切割而成的深淵峽谷交錯相間,也在河流雕塑下,形成以結晶變質基質為河床的瀑布。園區內可以擁有以下景觀的全景視野:墨西尼海峽(Strait of Messina)、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埃奧利群島(the Aeolian Islands)、卡拉布里亞地區、洛克里亞地區和焦亞陶羅平原
7. Majella UNESCO Global Geopark(義大利) 座落於亞平寧山脈中央且佔地740平方公里、介於海拔130公尺至2800公尺的園區範圍內,便擁有超過60座山峰矗立於馬耶拉山區(Majella Massif),且超過一半的皆超過2000公尺高度。園區內有許多河流流經,因此雕刻出一系列的峽谷,且有一些常年湖泊,成為野生動物生存的重要自然條件。園區含有95個地質景點,主要由含有化石的石灰岩所組成,為亞平寧山脈中最年輕的地質,且60萬年前的人為活動痕跡遺留,包括全歐洲最古老的考古地質景點,更彰顯園區的教育及觀光價值。因地理隔離的現象,和地形異質性,園區內擁有獨樹一格的微氣候系統、生態系統、生態區位,孕育出生物多樣性。
8. Holy Cross Mountains UNESCO Global Geopark(波蘭) 座落於波蘭東南方、聖十字山(Świętokrzyskie Mountain,別名Holy Cross Mountains)的西部,園區海拔高度介於200~400公尺,為約25萬居民的家鄉。園區位於跨歐洲接合區(Trans-European Suture Zone,TESZ)內,其為一個巨大的構造邊界,介於華力西西歐陸台(Variscan West-European Platform)、前寒武紀東歐陸台(Precambrian East-European Platform)、高山造山帶(orogenic belt of Alpine structures),是瞭解歐洲地質結構的關鍵。更重要地是,園區是TESZ中唯一擁有一系列不同地質年代岩層疊置的地區,從寒武紀到第四紀的沉積岩完整出露於地表。其地質也因混融幾世紀以來的人為活動,因此造就動植物群落、地景的多樣性。在園區內的人為活動可追溯至6萬年前,包括尼安德特人聚落以及洞穴文化。許多古老的採石場和礦山,凸顯出礦床、金屬礦石、石灰岩和其他自然資源,對於當地群落,在各個時期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