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台灣地質公園學會推動地質公園解說員的制度與認證,主要是要因應地質公園成立後,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便是協助訪客更瞭解各地質公園的特色。同時也透過提供環境教育的機會,讓參加者,尤其是下一代的學生們,瞭解該地質公園的特色與珍貴性,進而培養認識土地的下一代。而這份工作,更是地方永續發展的契機。
台灣已經有許多單位,有培養解說員、志工等計畫進行多年。如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森林遊樂區等,都有許多經驗。我們並不瞭解這些單位的實施成效?對該單位的業務推廣,或解說服務的深度為何?本文主要希望藉著既有的解說訓練,加以瞭解其特性,並能對地質公園解說員的養成,有一定的幫助。地質公園學會也提出一套解說員訓練課程,但隨著時代變遷與需求的改變,如何達到設計訓練課程的目的,有必要隨時修正。
二、問題
在認知推動地質公園解說制度有其意義後。許多問題因應而生,也可以分為幾個部份,諸如: (一) 解說的定義
(二) 解說員的訓練與角色
(三) 成效評量
(四) 遊客
從以上超過100個問題,可以理解解說員訓練的養成,絕非單靠數十小時的課程,即可達成。不但須要許多配套措施,也需要許多人力、物力的支援。然而問題的釐清,有助於我們理解所需努力的方向與定位。同時,就終身學習的角度而言,借解說員的訓練與培力課程,培養自己對解說內容的認識,會是另外一個學習的機會。對台灣地質公園解說員制度的推動而言,上述問題,或許可以讓我們檢討目前的進展,與未來可以如何推動。應該可以讓我們往前走好長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