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河口地形
    作者:
    賴春婷
    作者說明: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內文:

    河口是海洋與陸地交會的地方,是水體、陸地和空氣互動頻繁的場所。不論是在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及資源方面,都有其獨特性及高度的敏感性,是個一經破壞就不容易恢復的脆弱環境。在全球環境變遷廣受注目的同時,海岸地帶的陸海交互作用(LOICZ)已成為國際地-生物圈(IGBP)計畫的一項核心計畫,對河口地區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則是很有必要的。

    台灣四周環海,河流與海岸交互作用頻繁,而多高山丘陵的複雜地形,更發育了相當多的河川入海。由於台灣的河川多短而急、洪枯流量懸殊,再加上輸沙量極多,因此各河川從上游挾帶著泥沙入海時也形成了不同的河口與海岸地貌。河口地形會受到各項自然與人為活動因子的影響而變動,因此,若能對影響河口變動的因子及災害做更多的了解,將是我們未來進行河口管理時很好的參考。

    河口的定義與範圍

    由於世界各地的河口在水文、地質及形成過程等地理因素的差異,就造成河口在地形、物理條件、生態系統等方面,有不同的差異與利用。每個河口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要下一個普遍性的定義就相當的困難。一般以”estuary”指稱河口或河口灣,乃因”estuary”一詞來自拉丁字”aestus”(潮汐),所以在牛津大字典中,河口意為「大河的潮汐口」(The tidal mouth of a great river)。   

    若從物理的觀點來嚴格定義河口,目前以Pritchard在1967年所提出的最被廣泛的採用,認為「河口是一個半封閉性的海岸水體,它可自由地與開放的海洋相連接,在它之內,海水可以被內陸排出的淡水所稀釋,而稀釋的程度是可以被量測的。」

    事實上,隨著目的需要的不同,在進行河口範圍界定時就有不同的考量與劃分,若要對河口進行管理就需同時考量行政及環境特性兩方面;而在地形研究上,就需充分考慮河口的自然特徵。

    河口的主要環境特性,是指海洋潮汐、波浪與河川的水文狀況互動而成的環境現象與特質。因此,廣義而言,只要是受到海水潮波動力影響到的河川範圍皆屬之。河口段內河川廊道縱向的起端點,是河川的上游感潮點,河水鹽度接近零;而下游終端點,則是河川影響的終結點,該處鹽度接近海水。由於河川流量、波浪、潮汐強弱有別,河口段的位置也常有變動,不易明顯劃分。

    若從行政面界定河口的範圍,由於台灣對河川感潮資料建立並不完整,所以在河口界定上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目前政府依據流域形式和流域附近的經濟發展狀況,將全島重要133條河川區分為:25條主要河川、23條次要河川及85條普通河川。而台灣省水利局在1999年的「河川管理規則」公告之河口區,乃指河川出口與海岸高潮線銜接處之管制區域,向兩側推距:主要河川500公尺、次要及普通河川300公尺,臨海垂直延伸至海平面下5公尺之區域。  河

    河口的營力

    河口是海岸動力系統中最複雜的部分,沙土、水流與風在此交互作用並相互影響。影響海岸沈積環境特性的自然因素,包括「全球地殼結構變動」、「水文動力」、「輸沙來源與供應」、「氣候」、「地質變動」等五項主控因子,加上各種人為活動的影響(圖一),而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尺度下,各因子以不同程度影響著河口海岸的地形。

    影響河口營力的作用力主要有三者,但這些營力對河口地形的影響並不是絕對的,其營力大小與種類都是相對比較的(圖二)。由於河口的水流擴散、減速、沈積物堆積不同也各自造成不同形態的河口地形。主要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 河川主導型:河川主導的河口常發生在受潮汐影響較小的湖泊、河口、封閉或半封閉的海洋、或波浪能量較弱的近海淺坡部分。
    2. 潮汐主導型:河口主要受到雙向潮汐作用漲潮與退潮的影響。
    3. 波浪主導型:河口主受波浪營力影響,不同的波浪入射角度因造成泥沙移動的距離與方向不同,會造成不同的河口沙洲或沙嘴形態。

    台灣的河口地形

    台灣河川多發源於中央山脈,各河川坡陡流急,由於東西部地形的差異,及河川從上游所攜帶泥沙的不同,加上周圍海洋及波浪、季風的影響,各河川河口都有著不同的特色與形貌。雖然洪汛期的河川輸沙量相當豐富,但四周海洋持久且強大的洋流、潮流及波浪等外在營力,更是主導修飾河口三角洲地貌的關鍵因素。因此單純河川主導的情況並不存在,大多為海洋過程主導的破壞性情勢。

    台灣東部河口自和平溪口至港口溪口,由於瀕臨太平洋,在東北季風及西太平洋颱風交互肆虐下,波浪侵蝕強烈;因下游河床坡降陡,至河口區泥沙堆積明顯,河床逐年淤高造成水流不暢,河川自淨能力低。沿海河川多屬非感潮河口,河口形態可分為直流型和網流型河口,各河口左岸多稍有侵蝕,右岸則為堆積。而部分河口會出現季節性的封閉情形,在颱風暴潮時河口地形變化明顯,且具有季節的可回復性。

    以台灣西部海岸而言,北起淡水河口、南至保力溪口,以沙泥質海岸為主,依堆積物及縱剖面特徵,又可以大甲溪及曾文溪口為界,分為淡水河至大甲溪口間的砂礫質海岸,以南至曾文溪口間的沙泥質海岸,及以南至保力溪口間的砂質海岸。西南沿海的「河口-海灣-潟湖」系統在形態及生態環境上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性。

    台灣南北兩端的海岸河口,可能由於河川輸沙量有限及洋流強勁,河口三角洲多不顯著。淡水河口受限於右岸大屯火山群與左岸觀音山群的地形限制,河口形態不如其他河川寬闊,近年因周圍海岸工業區、防波堤的興建,更明顯的改變了當地地形的侵淤狀況。而位於屏東的數條規模較小的河口,在冬季時會出現封閉性情形,並因流量的大小差異,亦反映在水質的污染程度上。

    台灣河口的土地利用與災害 

    由於河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由這些資源衍生的活動也相當多樣化並具重要性。一般常見的活動有:居住行為、商業行為與觀光遊憩、一級產業生產活動(如農、漁、礦石採取)、教育與科學研究(如濕地與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防止海岸受破壞的工事活動(如海堤、護岸等)。

    包括河口在內的台灣環島海岸地區,由於長期無相關法令的配合與實施,以致於以往台灣海岸地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只是港埠、漁村、養殖漁業與土地利用等,近年來,由於土地需求量大幅增加,因而原本這些風大、水少、土壤貧瘠、公共設施不足的海岸土地,也變成各種土地利用競爭的對象。

    河口地區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地質地形等不同類型:颱風侵襲、暴潮洪水造成的海岸線侵蝕;超抽地下水所導致的河口地層下陷,易造成海水倒灌、排水不良而氾濫淹水的地點,如林邊溪口、鹽水溪河口等;各風景區有時因為湧浪、急流或突堤效應造成的海岸流場改變;因海域地形的淺灘或淺礁,水深變化緩慢,但若該處潮差大,漲潮速度快,易使戲水民眾不覺而不及回頭發生溺斃的意外,如福隆海水浴場就曾發生類似的災害。

    除了自然的氣象、地形災害外,河口一旦進入開發階段,大規模填海造陸的開發行為,將會進一步改變原有的地形、地貌及生態環境,並可能造成無法恢復的損失與破壞。以台灣西部海岸而言,土地利用密度大,很多工業區、發電廠及海埔地都在此成立,增加了海岸的不穩定性,人為活動在此對河口地形的影響有時更甚於自然的營力作用。因此在針對河口地區進行開發利用時,需特別注重開發行為與河口土地利用的相容性、適宜性的評估與規劃,以達資源永續的目的,並保護了河口的生態。

    結語 

    台灣的河川眾多,各河口所面臨的管理與災害問題與類型也繁多,當全球環境問題越來越被重視的同時,生態環境複雜而重要的河口地區更不該被忽略。台灣雖有海岸管理的相關辦法,但直接針對河口訂定的的相當缺少,故經濟部從90年起開始進行台灣河口管理的相關研究,針對全島河川做初步的調查,並希望能進一步建立管理的資料庫。我們由衷希望未來河口適行的法令與管理能更加的健全,而民眾也能對河口投以更多的關注,在進行相關遊憩行為時,能以最小的破壞為原則,保護與愛惜屬於我們這豐富的生態系與土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