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西南沿海的海岸地景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一、臺灣西部海岸地形概貌   

    臺灣位於大陸與海洋板塊交界處,由於東側的海洋板塊不斷的向西推擠,使得地殼不斷的在隆起中。根據馬廷英先生的推算,西部海岸地區每百年平均上升18公分,屬於隆起海岸。同時由於臺灣西部各主要河川之顯著堆積作用,每年自上游地區攜帶大量泥沙而下,除了淤高下游河床外,並搬運至河口地區注入臺灣海峽形成漂沙,隨潮流和風浪到處沈積,使得西部的海岸線不斷的往西推進。

    臺灣西部海岸屬於離水堆積進夷海岸。因此在西部地區形成廣大的隆起海岸平原和沖積平原,同時於沿海形成寬廣的潮汐灘地(海埔地),且沙洲、沙丘與潟湖等羅列。在過去三百年間,臺灣西部海岸有整體西進的趨勢,尤其海埔地的範圍日益往外擴張,不過西進的速率,卻因地而異。大體而言。大肚溪口以北,及二仁溪口以南的海岸變遷較不顯著。前者因為河流普遍較短,含沙量亦較小所致;後者則除了類似因素外,更因為高屏溪口外面有規模龐大的溺谷地形,不易在海岸地帶產生明顯的堆積現象。近幾年來,部分海岸開始發生侵蝕現象,至於大肚溪至二仁溪口之間,沿岸海底地形淺平廣闊,潮差又大,所流注的溪流不但較長、含沙量也大,自然有急遽西進的現象,尤以彰化和嘉南地區,更是如此(朱子豪,1994)。

    二、西南海岸地形特色

    在台灣西南部彰雲嘉南地區海岸地形的特色以濕地、沙丘沙洲與潟湖等為主,其說明如下:

    (一)濕地

    台灣的濕地主要分佈於河口處,西南沿海主要的濕地有:大肚溪口濕地、.雲林縣成龍濕地、嘉義縣鰲鼓濕地、嘉義朴子溪口濕地、嘉義縣新塭濕地、嘉義縣好美寮濕地、台南縣北門濕地、台南縣七股濕地。

    (二)潟湖

    潟湖是指濱海的沙洲或礁石與陸地相連,使得沙洲或礁石內之海域和外海隔開,而形成平行或環繞海岸線之內海。潟湖並非封閉的海域,常有窄小的缺口,使潮水得以進出。潟湖依地形組成,可區分為沙洲潟湖及環礁潟湖兩主要類型。西南沿海之潟湖以前者為主。沙洲潟湖多形成於地勢平緩,潮差及波浪能量均不大,有足夠之沉積物可形成濱外沙洲之處。由於波浪能量會隨海流之方向以及暴浪之規模大小及頻率而變,故潟湖地形事實上是呈現動態的變化,並非穩定的地形。如果加上人為的利用,例如以堤防改變潟湖外的海流方向,便極容易造成潟湖地貌受侵蝕,甚至改變原來潟湖的形態。

    潟湖自古以來由沿岸流及河川上游帶來的泥沙,在海岸地帶慢慢沉積而成穩定的狀態,也往往成為海水養殖業的最佳地點。但由於其地形的組成均為泥沙,膠結不良,故也極為脆弱,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淤積或被侵蝕。例如:當地層相對下降時,原有濱外沙洲便較易受到波浪的侵蝕,而改變潟湖的地貌。

    臺灣西南沿海的地形區,一共有十個較明顯的潟湖。其中高雄與左營潟湖早已被開發成商港與軍港,新達港潟湖也已被開發為興達火力發電廠,故目前仍維持自然的潟湖地貌者共有七處,分別是:

    1. 外傘頂洲潟湖區
    2. 好美寮潟湖
    3. 北門潟湖區
    4. 七股潟湖
    5. 曾文溪口北岸潟湖
    6. 曾文溪口南岸潟湖
    7. 台南四草內海潟湖

    目前潟湖的問題可分為兩方面討論:一為區域性的下陷,肇因於地下水的超抽與地層壓密等人為、自然因素;其次為全球海水面的相對上升,造成原來潟湖外的沙洲相對脆弱,且有被侵蝕之虞。尤其以前者所造成的問題更凸顯。

    (三)海岸沙丘

    台灣西部海岸沙丘包括:

    1. 三條崙海水浴場沙丘
    2. 好美沙丘
    3. 海汕洲沙丘
    4. 青山港沙洲沙丘
    5. 頂頭額沙洲沙丘

    (四)海岸沙洲

    台灣西部海岸沙洲包括:

    1. 統仙洲
    2. 外傘頂洲
    3. 東石港洲
    4. 白水湖洲
    5. 好美寮浮洲
    6. 海汕洲
    7. 王爺港洲
    8. 青山港洲
    9. 網子寮洲
    10. 頂頭額洲
    11. 新浮崙洲

    三、沿海特殊景點

    經過調查,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地景點目前共有17處,其位置及特色分別如附表所示。

     

    景點名稱 所在位置 地景特色 威脅景點行為
    伸港鄉水鳥自然公園 彰化伸港鄉 潮汐灘地、水鳥 工程
    福寶合作農場沿海 彰化福興鄉 潮汐灘地 不當垃圾處理
    漢寶合作農場沿海 彰化芳苑鄉 潮埔地、水鳥 不當垃圾處理
    芳苑海埔地 彰化芳苑鄉 潮埔地、紅樹林 不當垃圾處理、污染
    西港 彰化大城鄉 沙崙景觀、鷺鳥  
    三條崙海水浴場 雲林四湖鄉 沙灘、沙丘 工程
    外傘頂洲 雲林口湖鄉 離島沙洲  
    鰲鼓濕地 嘉義東石鄉 海岸濕地、水鳥、紅樹林 人為種植及採集
    東石港及海濱濕地 嘉義東石鄉 濕地、紅樹林 人為開挖
    布袋鹽場 嘉義布袋鎮 潟湖、沙灘、沙洲、紅樹林 離岸堤工程
    海濱秋茂園 台南安平區 沙灘 工程、不當垃圾處理
    喜數黃金海岸 台南市南區 沙灘 工程、不當垃圾處理
    雙春紅樹林濕地 台南北門鄉 河口、沙洲、紅樹林 人為種植及採集
    青山港沙洲 台南將軍鄉 沙灘、沙洲 工程
    七股潟湖 台南七股鄉 沙洲、潟湖 不當垃圾處理、人為種植

     

    四、結論   

    西南沿海的主要景點類型皆為潟湖、沙灘、濕地、河口沙洲等所組成。而因為海岸地區屬於相當敏感且變化快速的地區,牽涉的營力甚多且交互影響顯著,故海岸地區景觀的維護必須相當謹慎,且必須對整個海岸地區做整體的考量,以避免因為個別的開發影響了整體環境的品質。 目前臺灣海岸地區管理的缺點,在於未能將海岸視為一完整的範圍,所以各種不同土地利用在其上發展時,未能對海岸進行整體的規劃。此點有賴海岸法的立法與專職機構的設立,才能統一海岸的管理事權,達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現今海岸地區的土地利用往往未根基在土地的適宜性上,而只側重在土地的經濟價值上,因此未來在規劃各項對海岸地區影響重大的土地使用時,應以地形及生態體系的特性配合土地適宜性分析為基礎,劃定「土地適宜性分區」,同時配合不同層級 (地方、區域、省、中央) 的需求,用以訂定沿海土地利用管制規定,以符合「適地適用」及「保育與開發並重」的目的,並使用有限土地資源做最佳之利用 (林俊全,1992)。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