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台大地理系台灣地形研究室 幻燈片張數: 40 張
編者按:本期的幻燈片專輯,主要是以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幻燈片為主。本刊願意藉此機會向此次受災戶表示最高的慰問之意,同時也希望藉此機會能保存一些地震時發生的現象,以供學校環境、鄉土教學之參考。期待這些都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資料,因為那是國人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換來的。歡迎讀者們尤其是中等學校教師,直接由本刊網站上擷取,免費從事非營利使用。(網址http: // www .geog .ntu .edu .tw /tgru /lscape.htm)
集集大地震發生時間: 1999年 9月 21日 凌晨 1 點 47 分 12.6 秒 主要震央: 北緯23.85度 東經120.82度 震源深度: 8.0公里 芮氏規模: 7.3 死亡人數: 2333人,受傷人數:10002人, 失蹤人數:39人 房屋倒塌數:51753戶 (以上災害資料係依據內政部消防署88年10月13日下午 2 點資料)
瞬間,天搖地動,全台灣的同胞都陷入一種與過去地震不同感受的恐懼。隨後的停電與斷話,只令人想著天明後應該是新的一天。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台北地區的晃動感,卻是中部地區居民的夢魘。天亮後,還沒有恢復供電。聽到廣播知道台北松山東星大樓的的災情,也聽到越來越多中部的災情。趕緊拿著相機趕到現場去,拍下了正在讓搶救人員手忙腳亂的東星大樓(幻燈片No. 162 是清晨七點五十分左右的東星大樓,距離災害發生時間約六個小時,所以照片有點暗)。想到去年瑞里地震後,研究室才調查、出版了瑞里地震圖及說明書。感覺才剛提出地震災害的嚴重性的資料,希望做為環境教育的教材之際,就發生這次的地震,真是有種說不出的感受。
回到台大,發現事態越來越嚴重,雖然停課了,研究室研究生任家弘、林孟龍與鄒恬慈也已經來到研究室,準備一天的忙碌工作。結果大夥趕緊坐上車,往中部災區前進,希望能瞭解災區現象,尤其是斷層的影響。結果真的是忙了一整天,回到台北已經接近半夜了。隨後的三個月,進出災區已經不知道幾次,只覺得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有時候是一種無助、敬畏與感傷,有時候又是一種責任與道義感。
這套幻燈片中,第一張是中興新村台灣省政府降半旗的情景,也訴說著天地同悲的感受,因此謹以此短文及幻燈片,為此次災難做一個簡單的整理。也希望以此表達本研究室對這次震災的悼記!
由於受到交通中斷與隨後因救災工作而展開的管制,此次災情最慘重的地方如東勢、埔里等地,,我們並沒有能立即前往調查。因此開始時,主要前往記錄的地點是車籠埔斷層沿線。看到斷層所經過之處,有許多的房舍倒塌,也看到許多因為斷層而隆起、斷裂的現象。許多人謀不臧的現象,令人不忍卒睹。當然也有許多斷層線附近房舍倖免於難的情景。 覺得非常可惜的是,隨後幾次前往災區,有機會到各地參與調查工作,但有許多第一現場的現象都已經被清除,可能永遠消失了。但也有些現象,如台中市五權南路的德昌新世界大樓,仍然懸在大馬路旁,真令人擔心不知道何時會形成二次災害。更不用說水位越來越高的草嶺潭,將會如何影響中下游的居民安全。
最令人震撼的情景之一,應屬於草嶺與九份二山的地滑。看到大量的破碎土石,被搬運超過一公里,堆在河道上。也看到大批的挖土機,在大片的破碎土石堆中,尋找可能的倖存者,又顯得如此無助。當藥水味與異味迎面而來時,卻又令人敬畏於上蒼的天威與不仁
當救災工作暫告一個段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之際,災民還沒來得及心理上的調適,有些現場已成了災區觀光的重點。其中以光復國中小的操場最負盛名。一個好好的跑道,硬是被橫切隆起,隆起的操場高達1.7-2公尺。埤豐橋的橋墩與橋下的大甲溪溪床也新生成一個河床瀑布景觀,高達7-8公尺。雙冬的九九峰,因為震落的表層風化礫石層,形成光頭山,反而更有種地景之美的感覺,也吸引了許多的遊客駐足。
這些觀光景點卻也不是沒有新的隱憂。遊客的踐踏,讓操場的草皮不再鮮綠;雨水的沖刷,讓操場的斷層崖更形成一道道的紋溝。大甲溪的河水更把剛生成的瀑布侵蝕出三道大蝕溝。很短的時間內,可能這些非常重要的地震遺跡,就又要消失。是否要保存,如何保存,哪些地方需要保存,又可以讓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眾,甚至學者間有許多的爭執。
防災、救災、復災的工作,將是我們在台灣地區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這次慘痛的地震我們又從中學到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