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目前主權範圍內之陸塊,可說是一群島嶼的組合。由於本地區位於亞洲大陸棚東緣、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的交界處,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因板塊擠壓引起之頻繁的地質活動,除了造就台灣本島複雜多樣的地形與生態外,也展現在周圍離島的多樣性。本文僅就島嶼的定義與類別,及台灣地區主權範圍內之離島的類型與地景組成之背景,作一簡介。
一、什麼是「島嶼」?
根據國際海洋法公約第八部份第121條(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Part VIII, Article 121 )之定義,「島嶼」指的是「在自然狀況下四面環水,並且在最高潮線時仍露出水面的陸塊」。然而,並不是「四周環水的陸塊」都被視為島嶼,例如:四周環海的澳洲陸塊面積廣達780萬平方公里,已被歸類為大陸;格陵蘭(Greenland)面積為220萬平方公里,則被視為最大的島嶼。而就生態研究上的「島嶼性」(insularity)而言,大型的島嶼,尤其是擁有超過1000公尺高山的島嶼,因島內已可產生不同的氣候帶及包括多樣的生態系,其生態複雜程度已近於大陸性質,較無典型的「島嶼性」(Hache, 1987)。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所設之「島嶼發展國際科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for Island Development )所研究的「島嶼」範疇,主要指的是「小型島嶼」(small islands);而「小型島嶼」通常是指面積小於10,000平方公里,人口少於500,000人之島嶼(Hess ,1990)。至於前述海洋公法中所規範的島嶼,則不包括過小的礁石,而是「能夠提供人類居所或經濟活動,而規模比大陸地區小的區域。」(Granger, 1996)
二、台灣有多少離島?
「離島」,實際上是一個相對位置的概念。例如,澎湖群島是台灣本島的離島,而澎湖群島中又以馬公市所在之大山嶼為「澎湖本島」,其他眾島則為「離島」;又如,金門島為福建沿岸之近岸離島,但為台灣本島的偏遠離島,而又是金門縣目前所轄12個小島中的「金門本島」。
台灣地區目前主權範圍內之島嶼,依行政區劃分,屬於台灣省者共85個島嶼(包括澎湖群島64個大小島嶼,以及蘭嶼等環繞台灣本島四周的21個島嶼);屬於福建省金門縣及連江縣所轄者共32個島嶼(包括金門縣12個島、代管之烏坵嶼,及連江縣馬祖列嶼之19個大小島嶼);另位於南海的有東沙群島(係一個環礁,露出水面部份含1個島2個礁灘)、以及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也就是說,台灣本島之外,大小島嶼合計為121個以上的島嶼與礁岩。這些離島,都屬於「小型島嶼」,其中面積最大者為金門島(134平方公里)、其次為澎湖本島(64平方公里),多數為不到1平方公里之礁嶼或面積甚小且不定的礁岩或沙洲。諸島嶼中,人口最多的是澎湖本島(約7萬人)、其次為金門島(約4萬人),大多數是無人島。
三、島嶼的類型
(一)依地理位置區分
在島嶼的分類上,十九世紀著名的生物地理學者華萊士(Afred R. Wallace, 1880),依島嶼是否位於大陸邊緣之大陸棚淺海區或深海中而分為「大陸島」(Continental islands)及「海洋島」(Oceanic islands)兩大類。此種分類主要以島嶼所在位置區分。由於位於大陸棚上的島嶼,於最近一次冰河期(距今約一萬八千年前)時,因全球海水面下降,彼時應與大陸陸塊相連,物種得以交流,因此可據以推測島嶼物種的來源,是生物地理研究上普遍接受的一般性分類。
台灣本島因位於亞洲大陸棚東緣,本島西側的台灣海峽深度在200公尺以內,且大部分區域之水深不及60公尺;而東側面臨太平洋,海床離岸不到10公里即驟降至1000公尺,再數十公里就續降至3000-5000 公尺(俞何興、陳汝勤,1994)。因此,台灣的離島既包括西部及北部淺海大陸棚內之大陸島,亦包括孤立於深海中的海洋島。分述如下:
大陸島:指位於大陸棚內、地質史上曾與大陸相連的島嶼;一般而言,目前海水深度200公尺內之大陸棚上之島嶼皆屬於大陸島。台灣的離島中,大陸沿岸之金門島群及馬祖列嶼都是典型的屬於大陸陸塊一部份之「大陸島」;而海峽中間的澎湖群島、台灣本島北面的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東北面的釣魚台列嶼、龜山島,及西南側的小琉球嶼等也都位於大陸棚上,但其島嶼形成過程則是經由火山活動或珊瑚礁堆積而成,與海洋島嶼的形成原因相同,只是因曾於全球海水面下降時與大陸陸塊相連,亦視為大陸島。
海洋島:多為深海海底火山噴發形成或珊瑚礁構成之島嶼。台灣本島東南面之蘭嶼、綠島,以及南海上之東沙島與南沙群島皆為典型的海洋島嶼。
(二)依地質特徵區分
以島嶼是否位於大陸棚上分類,有助於了解島上生物物種分布原因及受人類歷史文化之影響;但是島嶼不同形成過程的地質特性,更能反映島嶼地景及生態特徵。依島嶼之地質特徵區分,台灣地區的離島包括本島四周的火山島、珊瑚礁島,及大陸邊緣的花岡岩島三大類。
1.火山島 台灣本島雖然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外緣的花彩列島的中段,但同為花彩列島的日本、琉球和菲律賓等火山島弧島嶼仍有活動的火山,而台灣島及其離島並無仍在活動的火山。然而,數百萬年前的火山活動,也為台灣留下特殊火山地景。主要的火山地景除了北部大屯火山群及基隆火山群外,本島附近較大的離島多為火山島,包括基隆嶼、花瓶嶼、棉花嶼、彭佳嶼、龜山島、蘭嶼、綠島、澎湖群島等皆為火山島(王鑫,1987)。 這些火山島依其噴發年代(島嶼年齡)及方式不同,地景亦互異。例如,澎湖群島的火山活動發生在中新世,約1800萬到800萬年前;而蘭嶼的火山活動在中新至上新世,約1600萬年到400萬年;綠島則發生在200-400萬年前。其中澎湖群島為海洋地殼岩漿在海底湧出溢流造成的玄武岩,全區平坦,沒有火山山形,但有如海上的熔岩方山,臨海斷崖處處可見壯麗柱狀玄武岩奇景。蘭嶼與綠島則都是海底火山碎屑的噴發造成火山島,雖然因熔岩的黏稠度不夠高,不具有典型的火山錐狀體外貌(如大屯火山群),但島中央有較高的山體,蘭嶼最高峰為紅頭山,海拔548公尺;綠島最高之火燒山海拔亦有281公尺,與中央之阿眉山(275公尺)皆為火山口之遺址。
2.珊瑚礁島 台灣離島中的琉球嶼(小琉球)及南海中的東沙、南沙諸島都是珊瑚礁島。珊瑚礁主要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淺海,有的分布於陸地邊緣,有的因所附著之陸塊下沈而孤立於大海中。珊瑚礁的形態一般分為三類:緣礁(或稱裙礁)(fringing reef)、堡礁 (Barrier reef)、及環礁 (Atoll reef),台灣的離島擁有緣礁及環礁兩類型珊瑚礁島。珊瑚礁的三種形態(如圖一)分述如後:
四、島嶼地景
依據本世紀初美國地理學者Carl Sauer(1925)所提出的地景(landscape)概念,「地景是地表上的『有機單元』(organic unit),地表上之土地與生命現象有著相互關係,並構成地景」;「每一個地區地景有它的形貌(form)、結構(structure)、及功能(function),其形貌包括自然與文化的部份;經過了時間因素,地景會發育及變遷」。簡而言之,「地景」是動態的,自然地景係自然因子經過長時間自然作用而形成;而以自然地景為背景或媒介(medium),經由人類活動(文化、歷史)之作用,則形成了不同形貌的文化地景。
因此,島嶼地景的組成,也不只是各個島嶼的地質與地形的部份,還包括了島上的生態現象與人類活動軌跡。尤其是,島嶼的面積小,在同一空間中人類與環境之互動密切,因此許多島嶼的地景是人類與自然「共同演化」(co-evolution)的結果(di Castri, 1981)。
島嶼地景的組成與特色,與島嶼形成時的地質特徵及其所在區位有很大關係。島嶼地質特徵,呈現了它的地形與土壤特質(火山島、珊瑚礁島、或大陸岩塊有很大差異);島嶼的區位,則反映了氣候狀態、生物物種來源與組成、以及人類文化與歷史活動之影響,不同地理區位往往呈現了明顯的生物相與文化地景之差異。而島嶼上之生命,經過長期隔離與適應,常演化出獨特特徵。因此,不同地區之島嶼地景及其生態現象皆有其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又由於獨特地景或生物族群之數量或面積甚小,也就特別脆弱,往往因不當開發或干擾而一去不復返。
台灣地區離島因其所在區位與地質背景之不同,呈現了多樣性的地景;而每一個島嶼的資源都有限且獨特,必須特別保育。本文僅就各島嶼群之區位與背景,簡要整理如附表。要進一步了解各島嶼的地景特色,可詳見《地景通訊》各期已刊登或將陸續介紹的「地景登錄」專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