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地景保育幻燈片專輯(一)─ 台灣的地形景觀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15日
    出版者: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台灣地形研究室

    編者按:許多讀者反應,由於許多鄉土教材的缺乏,希望本刊能提供相關的台灣地形與相關地理現象的資料,以便利用為教材,尤其是有關的幻燈片的提供。因此本刊嘗試製作一些有關地景的幻燈片系列專輯,在本刊陸續發表,加以解說,並製作成幻燈片專輯。希望能對本刊讀者有更直接的貢獻。讀者們,尤其是中等學校的老師們如有需要,歡迎直接由本刊之網頁免費擷取。本刊WWW網址為:http://www.geog.ntu.edu.tw/tgru/lscape.htm 。

    台灣的地形景觀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在很短的距離內,有非常大的地形的變化。不論是高山或是海邊,都有許多的地形景觀等著國人去欣賞。我們可以將台灣的地形景觀大致分成下列幾個類型:

    • 山岳型:包括了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例如所謂的百岳、五岳三尖一奇都是台灣的特產。一千至二千公尺的中級山更是許多健行的路線。至於一千公尺上下的山丘中,尤其是北部的七星、大屯火山,又是另一種景觀。(幻燈片1─10)
       
    • 海岸型:包括了台灣北、中、南、東部的不同海岸類型外,更包括幾個主要離島。海岸地形變化複雜,不但具有遊憩欣賞價值,同時亦有許多資源可供利用。西部的堆積性海岸或泥質潮汐灘地與濕地、潟湖都是具有高生產力的海岸,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幻燈片11─20)
       
    • 河岸型:包括主、次要河川與支流和小溪。河川的上游、中游、下游的景觀類型皆不同,形成不同的景點非常值得開發的地點非常多。(幻燈片21─30)
       
    • 地質型:包括因為岩性所造成的景觀,例如泥岩所造成的惡地地形、礫岩所造成的火炎山地形、岩漿所造成的錐狀火山地形與玄武岩方山地形、泥岩岩漿噴出所形成的泥火山地形。(幻燈片31─35)
       
    • 作用型:包括各種地形作用所造成的地形,例如溶蝕作用所造成的石灰岩地形。(幻燈片36─38)
       
    • 其他型:包括其他因為人為的文化特質(例如溫泉的利用)乃至於宗教因素(例如各種山形的膜拜與聖山靈地等)而具有特殊地形景觀,各類彼此會有重疊與互補的現象,將來可以繼續做更深入的分類。同時,地形景觀也會依照不同的氣候(例如春夏秋冬與早午晚和晴雨)、不同的時間(例如高山上的雲海)、不同的大小尺幅(例如大的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大規模海階與高位河階、小的活斷層剖面及因差異侵蝕所造成的豆腐岩)而有所差異。如此的差異,便造成了台灣地形景觀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在小小的島嶼上所展現的地形景觀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的確是非常值得我們珍惜。

    同時上述多樣的地形特色,常由於地表的侵蝕力量與旺盛的搬運、堆積力量,造成了地表地形景觀呈現動態的變化。許多的地景會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變化。例如嘉義好美寮地區在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八年時的海岸後退速率,每年曾高達近十公尺。海岸地形景觀的變遷常常會令人有滄海桑田之歎。這些地形景觀的欣賞,除了感性的形與色之美外,如能添加一些知性的瞭解,應更能讓我們體會大自然的變遷,事實上有其遊戲規則,也更令人珍惜我們擁有的多樣的地景。這一套幻燈片的內容是以上述幾種主要地形為主,往後的專輯則預定為地形災害專輯、他山之石專輯與地景保育專輯等。也希望讀者們喜歡。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