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烈嶼,又稱小金門,位在金門本島西南方。擁有自然地景、古蹟勝地、軍事遺跡、廟宇文化等豐富的資源。登島的訪客,步入其中,有如穿梭於海上貿易據點、國共內戰時期,轉眼間,又已經回到現代。而這瞬息萬變的動態地景,皆濃縮於這約16平方公里的火山島上。列嶼四面環海,曲折的海岸線,在不同地點,有花岡片麻岩、玄武岩以及沉積岩等不同性質之岩石出露,受強烈的風化與侵蝕作用,被雕塑成各式各樣的海岸地形,舉凡柱狀玄武岩、洋蔥狀風化、花岡岩質海蝕平台、綠石槽等不勝枚舉,因此適合研究外營力作用下,不同岩石在受相同作用力下的地景多樣性。
本期地景保育通訊的照片專輯,聚焦於金門烈嶼的地景多樣性,包括自然地景以及人文地景,提供讀者更深入認識烈嶼的資訊。
歡迎對這些課題有興趣的讀者,由下列網址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網址:http://140.112.64.54/main.php)
一、地質
烈嶼與金門的誕生可以追溯自三疊紀晚期(約2億年前)。烈嶼的侏羅-白堊紀的羅厝片岩、青岐片麻岩、白堊紀的九宮花岡岩、將軍堡混合岩。時間來到約1億多年前,花岡岩入侵。當基盤在地殼深處形成後,有偉晶岩脈的生成以及入侵的基性岩脈。接著是基盤之上的「金門層」、「紅土層」的沉積物覆蓋,迄晚中新世(約1千3百萬年前),因為海底擴張影響,引發地殼裂隙的岩漿活動,而有玄武岩的岩漿噴出。覆蓋在最上層的沉積物,為第四紀以來受風化、侵蝕、搬運以及沉積的「現代沖積層」。主要由風積、河積的砂質沉積物所構成,分布於河谷或海邊的低地。
二、地形
烈嶼海岸地形主要為沙岸及岩岸,其中位在東岸以及北岸湖井頭一帶的海岬,主要以火成岩或變質岩構成的岩岸為主,西側和南側的海岸,以沙灘較為發達,除了龜山、鳥嘴尾等岬角為岩岸。以上種種各地區地形特色,顯示烈嶼的海岸形態主要是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堅硬的岩石較能抵抗海浪侵蝕,軟弱的岩層地抗海浪侵蝕能力較低,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堅硬岩石所在之處逐漸形成海岬,軟弱岩石分布的地點逐漸形成海灣:烈嶼海岸岬角與海灣的分布,受岩性控制的現象非常顯著。岬角主要由堅硬的火成岩或變質岩構成,如羅厝、將軍堡南方等。海灣則主要是金門層或紅土礫石層分布的地方。
三、傳統聚落
金門早期移民多來自漳、泉兩洲,文化以及信仰深受「閩南文化」影響,後來因長達四十年左右的軍事管制,使得金門地區都市發展緩慢。有別於高樓林立的都市地景,金門仍保存豐富的人文史蹟,彷彿時空交疊,融合不同時代背景的景象,像是軍事坑道、洋樓、閩南建築等歷史文物豐富金門的地景。也由於金門過去戰事頻繁、政治動盪不安等因素,促使金門地區宗教活動的興盛,居民向天尋求慰藉以及寄託,對於居民的生活作息和行為規範有強大的約束力量。傳統文化精神,仍是當地的文化底蘊。
四、軍事文物
金門在地緣政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地理位置在國與共之間代表不同的意義。近一世紀以來的動盪不安,多來自國、共之間的對抗、對峙與政治措施。包括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中華民國取得首勝的戰役、民國47年的八二三炮戰,發生於民國47年至68年的長期緊張局勢、民國45年戰地政務實驗,以藉此肅清匪諜的戰時制度。也因此建設堡壘融入地形、開鑿九宮坑道及翟山坑道等地下軍事坑道,還有各式各樣前線抵禦裝置,舉凡玻璃刀山、地雷區、反登陸樁軌條砦。如今往事已不在,卻處處留下戰事痕跡,可謂人事全非。觀光化也將過去的軍事歷史以新姿態呈現給訪客。金門地區也於民國84年設立國家公園,目前正在籌備與規劃烈嶼地質公園,更呈現多樣化的金門。
五、鳥類生態 金門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其中幾處重要濕地是鳥類的棲息地,包括清遠湖、西湖、烈嶼的陵水湖區等,同時又為候鳥遷徙的中繼站。根據調查,截至109年5月的數據,金門鳥類有將近400種,包括冬候鳥、夏候鳥以及過境鳥在內的候鳥多達74%,留鳥僅佔13%,另外13%是迷鳥,其中有許多鳥類是臺灣本島地區不常見的種類,舉凡褐翅鴉鵑、栗喉蜂虎、鵲鴝、蒼翡翠等,吸引許多賞鳥人士。
參考文獻 宮守業、林英生(2007)金門烈嶼海岸地質地形調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英生(2002)烈嶼的自然大地。金門縣立文化中心。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mp=6&ctNode=217&xItem=10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