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雪霸國家公園部落生態旅遊培力的執行與實踐
    作者:
    盧奕秀
    作者說明: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辦事員
    內文:

    一、雪霸國家公園簡介
    雪霸國家公園創立於民國81年,為臺灣第5座國家公園。區內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地質景觀,並保存泰雅族及賽夏族的文化遺跡。其成立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自然資源保育,加強生態研究與解說教育之宣導。生態旅遊的推動,便是與周邊部落合作,透過活潑有趣的解說方式進行環境教育,藉由與自然人文環境的良善互動,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二、雪霸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業務
    國家公園家族自2005年起進行生態旅遊整體規劃,至今已近20年,長久以來,雪霸國家公園對周邊部落業者及在地居民進行輔導並提供諮詢,期藉由合宜規劃,凝聚社區意識,培養部落生態旅遊自主運作能力,促進鄰近地區的夥伴關係,保存當地人文與自然地景,並增加在地產業發展的多樣性。
     

    三、雪霸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推動案例
    雪霸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培力計畫」,自109年起,每年召開說明會了解在地需求,由部落提出構想,並與公部門共同討論及擬定計畫執行內容,期盼能藉此提升在地居民自主運作能力,以下試以幾個案例,說明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及雪見遊憩區周邊部落,生態旅遊培力的執行情形:
    案例一:白蘭部落「野蜂誘養復育」
    背景介紹
    白蘭部落海拔高約1,200公尺,是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周邊的泰雅族部落,鄰近比林山、鵝公髻山、鳥嘴山、大窩山等知名登山路線,生物多樣性豐富,動植物生態繁複。
    「野蜂復育計畫」是白蘭部落自主提案構想,與國家公園合作的第1個計畫,由國小退休主任張秋生所提出,希望透過開設誘養野蜂課程,復振泰雅族傳統文化慣習,重拾古早誘養野蜂的生活智慧。
    張主任在回顧中提到:「野蜂誘養的初想,腦中想的是要做老人家生活智慧的傳承,復育的不只土蜂,還有老人家的生活氣味」;在張主任小時候,大人會把老舊不堪使用的織布經卷或木蒸桶再利用,將開口封起來掛在屋簷下,不久就會有蜂蜜吃,因此,張主任小時候只要天冷了、穿長袖時就會有蜂蜜可吃,是他兒時的甜蜜記憶。
    泰雅族傳統上有「分享」精神,如果明天採蜜,左鄰右舍就會留下來幫忙採蜜,分著大家吃。因此在部落推動「野蜂復育」,除了販售蜂蜜的經濟收益,也兼具環境保護的意義,更可結合文化與文創,讓族人學習傳統精神與價值。
    執行說明
    (1) 自製誘養資材,普及部落養蜂
    計畫初期是從「誘養資材的研究及製作」開始,族人親手為野蜂打造家園,並由部落端邀請泰雅原住民養蜂專家擔任「野蜂培育與管理」講師,帶著族人到每戶人家,尋找適合蜂群生活的地點,並由專家給予誘養野蜂相關建議;總計在白蘭部落周邊15個地點放置誘蜂箱。
    (2) 開設誘養野蜂課程,培力養蜂技能
    高山養蜂受限於氣候,具有一定難度,往往一場低溫來襲,就將先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為了協助居民克服環境障礙,商請林試所、嘉義大學、苗栗農業改良場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及有養蜂經驗的族人協助,透過提問、討論的方式,共同解決養蜂現場面臨的問題。並透過不斷嘗試,從無數次的失敗中改良,調整誘蜂方式,研究逃蜂現象、防治天敵,檢討養蜂環境等。也藉由改良蜂箱,邀請城市養蜂團隊,交流養蜂技巧與經驗;最後,透過座談會、自組部落養蜂實驗團隊等方式,研討養蜂知識與技巧,並藉由網路即時軟體成立群組,分享養蜂心得,即時討論養蜂問題。
    (3) 鼓勵各方參與,協助在地永續
    「人」往往是社區營造成功的關鍵因素,為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各方人員參與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各方人員研討交流,可深化養蜂成效。計畫藉由舉辦年終成果座談會,讓族人彼此交流養蜂心得,並獎勵貢獻卓越及學習表現卓越之參與者,讓大家彼此學習,增進和諧關係。
    地方經營經常面對的挑戰,在於社區居民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跟耕耘不夠深入,因此鼓勵社區居民參與課程,增加對當地環境的認識,也是協助在地永續關鍵的一環。我們鼓勵在地青年、婦女、耆老擔任學員、講師、工作人員等不同角色,深入感受生態旅遊推動之執行細節,瞭解每個行動背後的意義與價值。
    課程師資的遴選上,優先聘僱當地部落講師,由於在地講師的思考脈絡、語言與當地居民相近,學員比較能理解,因此有了更多的回饋,講師在課程設計上,也更能導入在地文化及慣習,設計出適合當地的上課方式。
    透過參與野蜂培力的行動,可讓參與者更加認識當地生態環境,以及傳統精神,也讓國家公園的同仁與志工,直接與在地民眾互動,有助於政策制定,也可提升解說服務品質,同仁與志工能夠將在部落的所見所聞,分享給更多遊客,讓更多人認識國家公園周邊部落的生態與文化,也讓國家公園與周邊部落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
    透過養蜂活動,讓部落居民重新檢視自己生活的環境,重建早期部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之樣貌,喚醒族人愛惜生態的意識,將保育工作落實至實際生活之中。
    案例二:梅園天狗、麻比浩部落「幸福同遊國家公園泰雅文化、柴燒桂竹筍、雪見森林生態之旅」
    背景介紹
    雪見遊憩區海拔約1,870公尺,緊鄰苗栗縣泰安鄉後山「南三村」,行政區域分為3個村,並包含梅園、天狗、象鼻、大安、麻比浩(永安)、士林、中間、蘇魯部落等8個部落,每個村名與部落名稱都各有其深刻的意涵。梅園部落舊名Malubung (麥路豐),泰雅話原意為水池,是以打獵必經的美麗水池命名。日治時期以後,因此地盛產梅子,故稱「梅園」;天狗部落舊名「把奴」,意指位於平坦高處而適合居住的地方,日治時期以地形狀似一隻蹲伏的狗,且地勢高於梅園,如天上之狗,因此命名為天狗;麻比浩部落則是以部落歷史中英明的頭目「麻必魯浩」命名。
    每年4-5月是雪見遊憩區沿線部落,桂竹筍盛產的季節,也是雪見遊客中心與部落合辦「幸福同遊國家公園泰雅文化、柴燒桂竹筍、雪見森林生態之旅」的季節,在最忙碌的時刻,開放生態旅遊活動,目的是讓外地人能真正感受到部落當地的生活細節,透過數小時的深度體驗,感受部落生活最真實的樣貌,也可以最直接地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旅行中安排在地部落族人,親自介紹自己的文化與生活,帶遊客認識現場環境,讓遊客與族人面對面交流對談,深刻感受在地文化的魅力。
    執行說明
    (1) 從靜態解說場域,走入實體部落場域
    「環境教育與解說」是生態旅遊發展的5大主要面向之一,傳統靜態導覽解說和透過生態小旅行解說最大不同,是從室內解說場域走向戶外,實地拜訪社區真實生活場域,藉由實際參與居民生活,感受及理解在地文化;族人在自身熟悉的場域,可以搭配日常生活經驗自在地解說,也可透過操作體驗,讓解說的形式更加多元豐富,同時藉由動員在地,連結更多人,凝聚地方力量,旅人也因此有更多機會與地方互動,聆聽在地感人的故事。
    (2) 從產地到餐桌,一連串的深度遊程
    透過遊程方式推展環境教育,可豐富解說教育的形式,由熟悉當地的解說員扮演引路人,帶領部落族人一同參與解說,深度展現泰雅族細緻的人文風情。
    遊程設計從產地到餐桌,遊客親身踏入桂竹林,辨識不同年份的桂竹及其用途,從採食桂竹筍、剝筍,再示範傳統泰雅族柴燒桂竹等,聽老人家分享在地農業的生活故事,再將當天現採的桂竹筍入菜,用味覺感受新鮮桂竹的甜美滋味。最後可採買新鮮桂竹筍回家分享親友,讓更多人一同感受在地生活的氣味。
     (3) 鼓勵在地產業之發展及技藝傳承
    對於當地人而言,遊程可讓族人有機會分享自身故事,實踐在地經營理念。同時消費者為部落帶來的商機,也可刺激當地產業發展,讓面臨荒廢的土地得以持續耕種;讓在地傳統舞蹈團增加表演機會;讓編織藝師可從產地採集植物、示範各種製程、宣導傳統技藝文化,同時販售藝品,增加收益;所得收益更可回饋部落,幫助在地就學或改善生計。

     

    四、總結
    生態旅遊業務在雪霸國家公園推動已逾10年,許多國家公園同仁都曾經手或參與這項業務,部落族人更是一代傳一代,持續參與生態旅遊推動工作。更有許多看到保育價值的志工、研究人員,願意千里迢迢、不計成本協助部落推動生態旅遊工作,或許就是這片土地珍貴的人情味。
    透過不斷的溝通、教育,從一群人帶動另外一群人,一步一腳印,從互不相識到相互支持,一個簡單的善意,共同期盼能協助部落創造出一個示範案例,幫助偏遠山區居民找到更多元的謀生方式,改善環境條件。
    在地發展的成功與否,其中一個關鍵在部落族人及輔導團隊是否願意學習跟努力,能否看到他人成功的優點,而不是只是被動想要仰賴外力資源。保育觀念就像銀行存款一樣,需要一點一滴練習存,要去培養,不能只顧眼前的忙碌卻忽略地方長遠的發展,土地上有人們共同生活的記憶,有歷史與文化,仰賴大家一同參與保存,才不會流失。
    生態旅遊推展的可能不是最高檔、頂級的服務,卻是一種可以好好聆聽這片土地聲音、跟森林說說話的旅遊形式,讓部落有理念的人可以得到支持,有機會嘗試,給予他們支持陪伴,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或許會是一場比享受精緻服務卻對環境走馬看花,更優質而有意義的深度旅程。
    每個人的參與就是對部落友善環境、文化歷史保存最大的支持,歡迎大家有空一同到部落走走,參與生態旅遊活動,感受臺灣道地的人文風情。
     

    參考資料 
    劉國信(2015)。森徑觀霧:清蔭秘徑款款行。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劉國信(2015)。聖稜雪見:原民古道共雲遊。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雪霸國家公園(2022年12月6日)。關於雪霸。雪霸國家公園官方網站。https://www.spnp.gov.tw/cp.aspx?n=14499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