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南部人口眾多、交通相當便利的平原與淺山丘陵區裏,卻有著外貌形如錐狀、盾狀與盆狀,且帶有「山」之名的小地形-泥火山(mud volcano)。雖然泥火山有著火山之名,可是卻不會噴出炙熱的岩漿(lava),而是湧出泥漿。湧出的泥漿常伴隨著天然氣,遇火會產生熊熊的火光。若是不考慮體積的大小與岩漿、泥漿的區別,台灣南部的錐形泥火山還真像極了真正的火山。
一、泥火山的定義與類型
地表下的天然氣或火山氣體沿著地下裂隙上湧,沿途混合泥砂與地下水,形成泥漿,湧出地表堆積。凡是經由這種過程所形成的地形稱為「泥火山」。
泥火山的外貌受噴發泥黏稠度的影響,大致形成五種類型:
二、泥火山的形成環境
泥火山的生成需配合三個條件:
地底的超高壓有助於地下水與氣體上湧,如果配合岩層中的裂隙,更有助於地下水與氣體順著裂隙噴出地面。然而只有水或氣體湧出無法形成泥火山,所以若只湧出地下水,則稱為泉水;亦有只噴出氣體者,如恆春的出火,噴出大量含甲烷(CH4)的天然氣體,所以點燃後,在天色昏暗時可見熊熊火光;若地下水與可燃氣體一起噴湧出,可以形成水火並存的奇景,例如關子嶺的水火同源。這些泉水、噴氣口與水火同源都無法形成泥火山的景觀,所以這突顯了泥火山生的成的第三個條件:地底要有可被上湧水與氣攜帶的泥。
三、泥火山的分布
依據民國56年石再添教授的調查,發現當時全省共有17處活動的泥火山區,以及總數為64座的泥火山。但依據王鑫教授民國75年的“泥火山地景保育區調查報告”只調查出15處(表1),主要是因人為的破壞,以及交通上的不方便,地點偏遠以及噴發規模小的泥火山,現今已難以尋獲。
四、各泥火山區的景觀價值
台灣15個泥火山分布區的景觀價值由規模、活動力、密集性、易達性以及人為的干擾程度等五項因子所決定。
以個別的泥火山而言,她的吸引力主要決定於她的規模與活動力大小,造形是否優美的錐形丘,反而不是重要因素。規模大、活動力強噴發旺盛的泥火山,例如千秋寮的養女湖泥火山,澎湃洶湧的泥漿自地底噴出,還夾帶隆隆的沸騰聲與點燃後的熊熊火光,吸引了相當多的遊客慕名觀賞。雖然噴發規模最大、易達性也高的屏東鯉魚山泥火山,因長期處休眠狀態,所以何時再噴是可遇不可求的,因而大大降低其吸引力,不過一旦噴發驚天又動地,常吸引成千上萬的人觀賞。
易達性與密集性也是決定泥火山景觀價的重要因素之一,易達性高易為人知且容易親近;而密集性高,在泥火山分布區易欣賞到數量較多且類型豐富的泥火山,提高了景觀品質,產生高的吸引力。例如烏山頂泥火山附近是高雄師範大學的預定地,交通便利,吸引力非常高;相反的規模相當大的電光泥火山,因位居偏遠的台東關山鎮海岸山脈西麓,目前也沒有直接可達現場的道路,所以知道的人非常少;而小滾水泥火山規模中等,不如大滾水泥火山巨大的噴泥池,可是數量多且類型豐富,所以觀賞價值遠大於大滾水。漯底山是由泥火山湧出泥漿堆積而成的長800公尺、寬600公尺、標高53公尺山丘,泥漿分布規模全台灣最大,可是全部是軍事管制區,一般人無法進入。
人為破壞與干擾是台灣所有泥火山景觀最大的殺手,例如小滾水泥火山區的泥火山數量不但多,而且類型豐富,易達性也高,但位於私人果園中,因此常被當地果農堵死噴泥口,以防泥漿漫流園中而危害果樹的生長,所以常找不到文獻所記載泥火山的位置。遊客對泥火山破壞的行為中,最普遍的是將竹竿插入噴泥口,這種行為除造成這些竹子與周圍的泥漿區形成極不協調的景象外,也說明游客對泥火山的知識不足。此外一些已停止活動的泥火山,現已被住屋、廠房等建築物以及磚窯廠大量的破壞,例如深水泥火山已整地成廠房用地,鯉魚山泥火山成為磚窯廠的原料挖掘用地,漯底山成為軍隊駐防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