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峽谷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著名的地形景觀,它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位於大理岩區,屬橫谷的立霧溪快速的下切。不過由峽谷上、下游眺望,峽谷區呈明顯的谷中谷地形(照片1、2),壯麗的峽谷常僅位於距河床高約200至400公尺以下的河谷下段。且流域中許多小支流下游常有高度相似的瀑布,如白沙溪口瀑布、燕子口瀑布、白楊瀑布、西卡拉罕溪口瀑布。可見立霧溪在地形演育最近期曾加速下切,形成窄而陡的峽谷,並常使較小的支流來不及回春。至於下切速度究竟多快,就頗值玩味了。
因峽谷是侵蝕地形,谷壁上缺乏可定年物質的沉積,以推算河川的下切速度,故研究須由峽谷上、下游河階地的調查探討之。在太魯閣峽谷上游的立霧溪及主要支流陶塞溪,分布三階被覆厚層沉積層的主要沉積階地,最高位階地面與河床的高差約400公尺。峽谷下游至河口,對應分布的則是最高階之陡崖上的緩坡,或肩狀稜與小規模岩石階地,和較低的二階主要沉積階地,最高階緩坡下的陡崖高約150至250公尺。階地沉積層最厚約200公尺,沉積層下未發育大規模的岩石平坦面,而常保存有V形古河道。這表示流域地形演育最近期,峽谷上游共三次由快速下切迅速轉變為加積,加積期的末期雖有不明顯的河床高度穩定期,使河谷略為開闊,但穩定期的長度不足以形成大規模的岩石平坦面。然後河川再迅速由被埋積的舊河道下切,或由舊河道旁的岩盤下切,形成被覆厚層沉積層的階地。峽谷下游對應於這三次加積期的是一段下切緩慢期和兩次加積期,各加積期均於河口形成沖積扇三角洲。
由峽谷上、下游較低二階之階地沉積層中漂木的碳十四定年,大規模的加積應是發生在距今約3500年內的全新世晚期。且這段期間,河口區的岩石河床高度已與目前相近。再由影響地形演育的最近期氣候與海水面變化,它們大致可分為距今約六千年以前的前期,和約自六千年前至目前的後期。在前期,氣候由乾燥漸變濕潤,海水面則快速上升。流域較上游地區會因流量增加而侵蝕力增加,河川可能開始加速下切;然即使陸地快速上升,下游也會因海水面的同時快速上升,使侵蝕基準面穩定,甚至上升,而利於河川加積或發育大規模的緩坡地。後期時,氣候由最濕潤,再有小規模變動,海水面由最高稍下降後,亦呈現小規模變動。因此,在陸地持續上升中,此期是利於河川快速下切的。由此看來,穿插發生加積的河川快速下切,或壯麗峽谷的形成,主要應就是在後期。這數千年內,較上游區的河川最大下切量可能達400百公尺,下游則可能在100公尺以上。而形成河川加積的原因應不是前人認為的崩山堰塞湖沉積,或海水面相對上升。
由以上的說明,推測峽谷的生成原因和過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