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墾丁國家公園的石灰岩滲穴
    作者:
    齊士崢
    作者說明:
    內文:

    墾丁國家公園陸域的地形景觀以珊瑚礁石灰岩地形著稱。主要的地形景觀包括分布於石灰岩台地、台地面上的滲穴、地下的溶蝕洞穴、隧道及其中由碳酸鈣沉澱形成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地形。分布於台地崖附近的崩崖、海崖和崩坍形成的一線天、地塹等地形。分布於海岸的裾礁和由波浪侵蝕海崖造成的海蝕凹壁、海蝕柱、海蝕平台、海蝕平台上的海蝕溝、海蝕壺穴等地形。以及散布於各區之具有特殊造形的殘餘或崩落石灰岩塊等 (圖 1)。

    溶蝕作用是石灰岩地形中最獨特的作用,不過有時它並不是唯一或最重要的作用,其他的地形作用在塑造石灰岩地形上,亦扮演重要的角色。

    以石灰岩地形中的滲穴 (Doline) 而言,它是位於地表的錐形或漏斗形封閉凹坑,研究者將其分為四類(Trudgill,1985)(圖 2)。

    第一類是溶蝕作用沿石灰岩體中的節理、層理面等不連續面進行,使岩石體積減小、地面下陷而形成的凹坑。

    第二類是溶蝕作用使岩體中的不連續面擴大,地表土壤沿這些縫隙或空洞流入地下,造成土層凹陷形成的凹坑。

    第三類是地下由溶蝕形成洞穴,使上層亦受溶蝕作用影響的石灰岩岩盤,因下部失去支撐而坍陷,形成的凹坑。

    第四類與第三類相似,唯石灰岩上覆的是其他類的岩石。因此,各類滲穴具有不同的特徵,我們可依此判識其成因。如典型的第二類滲穴主要是土壤流失造成,故凹坑發育於土壤層,其深度和坑中土壤的厚度均應較周圍地區土壤的厚度小。

    第一類滲穴主要是地下岩盤受溶蝕作用,因體積減少而造成地面下陷,形成的凹坑,第三類滲穴則主要是地下因溶蝕產生洞穴,使地表岩盤坍塌形成的凹坑。因此,典型的這兩類滲穴的深度均應大於相鄰地區土壤層的厚度,而第三類滲穴的坑底附近又應有溶蝕洞穴,或散布有許多鐘乳石、石筍、石柱的碎塊。第四類滲穴的地表則應有非石灰岩的其他岩盤。

    在墾丁國家公園的鵝鑾鼻半島,由墾丁森林遊樂區附近向南,經風吹沙旁的籠仔埔草原、聯勤招待所至龍坑的台地面上,分布許多的滲穴(照片 1)。因本區土壤淺薄,石灰岩上並未覆蓋其他類的岩體,除少數直徑僅約數十公分的凹坑外,滲穴的深度多大於土壤的厚度。因此,它們的主要成因應不是土壤流失,亦與非石灰岩岩體的崩坍無關,即它們應是屬上述的第一、第三類滲穴。以聯勤招待所旁的一個滲穴而言,坑底有大小的崩坍岩塊,穿過這些岩塊間的縫隙則可進入坑底側的溶蝕洞穴中,洞穴中有鐘乳石、石筍、石柱等(照片 2)。因此,由表面看來,這個滲穴應是屬第三類,是溶蝕作用和坍陷作用共同造成的。附近還有許多規模稍小、深度稍淺的滲穴,依目前的狀況看來,它們之中似乎並無溶蝕洞穴,故應是屬第二類。

    不過現實狀況往往是較為複雜的,各類滲穴可以在發育過程上有先後次序關係。如滲穴在形成初期均可能先發生土壤流失,使其表面看來均似第二類;或第一類陷穴的發育與地下洞穴的發育同時進行,兩者相連接後第二類滲穴即變成第三類。有時地下的洞穴會被崩坍的岩塊填塞,使我們不易辨識其類別、生成過程和最主要的形成作用。因此,在進行調查、研究或解說時,應注意各種證據的搜集,找出關鍵性的辨識指標,以認識地形並瞭解其來龍去脈。目前墾丁國家公園的滲穴尚未經全面的調查、研究,故其分布、特性和形成作用和形成過程等均不明瞭,也無法提供大眾正確、完整的解說,這則是有待學者和管理單位共同努力的。參考文獻:Trudgill, S. T. (1985) Limestone Geomorphology, Longman, 196p.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