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
    作者:
    楊士芳
    作者說明:
    內文:

    地球表面被大大小小共約二十餘塊殼狀的板塊所覆蓋,這些板塊厚約一百公里,目前認為是由於地函內所含放射性物質的蛻變,產生了熱對流,使得剛性的板塊在具可塑性的軟流圈上做一種像輪送帶式的運動,使得板塊熔化後的岩漿,自中洋脊頂部的裂谷湧出,凝固後形成新的海洋地殼,向兩側推擠;另一方面,老的海洋地殼則於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沈,熔化為地函的一部分,如此不停地循環著;因此這些板塊就可以自由的滑動,彼此互相碰撞或分離地作相對運動。

    由於這些運動,板塊的邊緣是主要的動力作用地帶,具有重大地質構造上的意義,而形成三種不同的板塊界線:

    1. 張裂性板塊界線(Divergent Plate Boundary):地殼在此處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長延伸,故分離處常有正斷層和淺源地震發生。若分離處兩側是大陸地殼,在地形上容易形成地塹如東非大裂谷;若分離處兩側是海洋地殼,在地形上易形成中洋脊,如大西洋的中洋脊。
       
    2. 聚合性板塊界線(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由於壓力作用,兩板塊相遇而碰撞,較重的板塊就沒入較輕板塊下面,使較古老板塊在隱沒帶回到地函中,因此此處易發生逆斷層、地震、變質作用、火山活動和造山運動等地質作用。這些不同作用主要受板塊邊緣的性質及它們彼此間如何發生用而定。若是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的聚合,則較重的海洋地殼下沈處可形成海溝、地震且在大陸地殼邊緣有火山作用如南美西海岸,另一海洋地殼會形成火山島弧如太平洋西岸的島弧;若是為兩大陸地殼的聚合,則沒有任何一個板塊的下沈到地函中就熔接在一起,形成高大的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和阿爾卑斯山脈的形成。
       
    3. 轉形斷層(Conservation Plate Boundary):即兩板塊邊界互相摩擦,不具有任何地形特徵,但需有淺源地震沿斷層帶發生,例如美洲聖安得里斯斷層。  

    板塊構造學說可說是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地磁及磁極的轉變等重要學說和理論所發展演變後,再與深洋鑽探得到海底地質資料及標本等證據配合的一個較新的學說。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