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誰的地質公園?地質公園經營結合媒體行銷之淺見
    作者:
    劉閎逸
    作者說明:
    電視台企劃,臺灣地質公園學會行銷宣傳組組長
    內文:

    蒙林俊全老師邀稿,希望我從自身從事的電視傳播工作裡,分享傳播媒體如何結合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等議題。應允之後,我開啟了思考:「媒體工作,如何與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結合?」「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又如何需要媒體介入?」這二個提問看似命題相同,卻是互為主體且方向相反的思考視角。我在雙向思考中產生持續對話,在此先回顧自己過往的媒體經驗。
    日常經驗 ─ 從媒體上被動接收龐雜訊息
    作為非傳播科系的一般閱聽眾,過往的傳播媒體之於我而言,就是日常生活中被動接收的圖文影像,但這些眼花瞭亂的龐雜訊息,有多少能夠獲得我的目光關注呢? 大多時間是沒有的!即便這些訊息已經展開在眼前,大多數仍然如過眼雲煙。這樣的視聽經驗應當是多數人的共同體驗,現代人多練就過目就忘的上乘武功,方能自在穿梭在鎮日資訊轟炸的現代社會裡。
    那這些龐雜的訊息去了哪裡? 如果這些訊息都沒有產生被需要的用途,怎麼還會有人願意出錢出力來生產呢? 可以想見肯定有訊息獲得接收人的青睞,甚至引發接收人進一步主動探詢,進而締結關係。這些關係存在各種面貌,可能是商品買賣(機票限時折扣,咖啡買一送一),或是某某熱門活動受理報名,又或者是一項引發你我特別關注的新聞消息等等。
    在龐雜的海量訊息中,「這些訊息是怎麼獲得我們的青睞呢? 它們是怎麼辦到的? 它們是怎麼知道我會有興趣呢? 」回顧自身日常經驗後,我提出了疑問。巧合地是,非傳播科系畢業的我,出社會後竟成為了生產訊息的議題工作者。
    生產資訊 ─ 創造社會議題的少數人
    初入社會的我,多在非營利/非政府組織中跟著前輩推動公眾議題倡議:從關注社會動態,設定主打議題,進而發展議題論述,發布公開資訊。試圖透過少數人的發聲,呼籲社會大眾提升對公眾議題的關注。
    然而「道德勸說型的倡議,是一條不討喜的路!」社會大眾、士農工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承擔著自己專屬的壓力。政治、環保、農業、生態、經濟發展、勞動權益、性別平等、幼童照護、長照、情緒管理等等,現代社會有太多的事情在發生,你我關注的議題,不見得是他人關注的首選。
    「行動得不了社會青睞,就放棄不做了嗎?」當時作為工作者,私下總不免自我拷問,再加上業務推動缺乏財務資源時,更經常陷入迷惘。我親身接觸的前輩工作者,多數是用極少的資源開展行動,堅持不間斷地產生論述,持續讓議題曝光。臺灣的倡議工作者經常說:「一方有難,八方來援!」許多起初渺無資源的公眾倡議行動,因著持續發聲彰顯該議題的社會公眾價值,渺渺微光終於在漫長黑暗中被社會大眾看見,進而產生更強大的社會運動量能。
    後續輾轉經歷過社會議題倡議、友善農業推廣行銷、偏鄉社區產業發展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等基層工作現場,我帶著前述公眾議題的推動經驗,在後續幾項工作中,也多著重議題設定與推廣策略,重視與目標對象的溝通工作。在這樣的操作模式下,自己也累積了受訪、主持與協助採訪規劃的經驗,建立起與媒體工作者的互動關係。透過回顧自己參與的倡議行動經驗,再次凝視這群工作者的生命經驗,讓我重新省視在今日的社會環境條件中,類倡議行動可以怎麼做。
    媒體現場 ─ 新聞議題的生產日常
    2022年10月,我從媒體介面外圍的資訊接收者,正式進入到介面內的生產流程,成為新聞專題節目企劃人員,獲得一個跟以往身分不同的工作視角。究竟媒體業資訊生產的現場,工作者有哪些關注的面向呢? 我簡單列舉如下:
    1. 議題聚焦:節目內容有篇幅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快速讓議題聚焦是採訪人員的基本工。不同於文章書寫以「起-承-轉-合」做引言鋪陳,影像剪輯則多採用「破題-敘事-結語」的三段結構:開頭直接點出「人-事-時-地-物」,緊接1-2段敘事說明內容與過程,便進行結語。這裡的三段結構,會因應篇幅長度而調整,比如一小時的專題節目,敘事討論便可擴充為多個子焦點與問答組合,透過問答過程,逐步讓討論焦點清晰呈現。簡言之,在有限的影像篇幅裡,敘事過程會捨棄文章書寫習慣的「轉-合」結構。
    2. 畫面充足:影像素材包含照片、影像、聲音與訪談等四大類。為了要使畫面好看,充足的影像素材是最基本條件,其次為影像品質,最後才是剪輯能力。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足夠食材,才有製作一道道料理的可能。因此媒體業特別注重第一手畫面的取得,有畫面好做事,若缺畫面就頭大了,只得再想方法取得相關影像來補充,相對付出的時間/金錢成本就更高。
    3. 資訊查核:取得的各項素材需要經過資料可信度的確認。理想上是需要多方查核的,但實務上多採信賴受訪者的原則,畢竟節目呈現的內容是以受訪者觀點與論述出發,並非節目設定答案;因此除非素材有明顯瑕疵,不然在可信度的查核上,多以受訪者的認定為準則。
    4. 首播收視率:依法登記立案的電視台,有固定的電視播放頻道,各類節目於固定時段在該頻道進行播放。一般而言,節目首播的收視群眾,最能反映出當集節目的群眾接受度,因此電視台內部多會針對首播收視率進行調查,並進行長期數據觀察,藉此調整節目製作的方向。簡言之,首播收視率就是節目的公眾影響力,這也是傳播媒體被定位的社會功能。
    5. 長期點閱數:筆者所服務的電視台屬非商業性質,在無販賣廣告收益的壓力下,節目製作團隊更可專注在具備社會公益價值的議題層面;節目首播後亦會把該集內容完整上傳到網路平台,提供閱聽眾免費點閱觀看。然而,首播收視率即便不需過度在意,為了凸顯該節目內容所彰顯的社會價值,製作團隊仍關注網路平台上的點閱數,如果點閱數持續有增長,便表示該集議題確實受到社會大眾關注。
    除了上述的關注面向之外,筆者作為節目企劃人員,更是經常面對尋找合適題材的困境。每週一集的專題節目,等同一年就需產製52個專題,製作期通常落在1-2個月之間,同時有3-5項專題在不同進程上同步進行。因此在緊湊的工作週期裡,具備明確議題焦點且受訪者本身具備流暢的論述能力,並可提供完整豐富的影像資料的對象,多會成為企劃人員青睞的題材選擇。
    善用媒體 ─ 讓地質公園被看見務
    臺灣的地質公園保育與經營議題,在多位前輩學者、專家與社區工作者的齊力推動下,迄今(2023年11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程序審查,指定成立的地方級地質公園已達十處。每年辦理二次的臺灣地質公園網絡會議更是完成了24屆,並在各界支持下於2016年成立臺灣地質公園學會,持續強化地質公園議題研究與深化國內外資源網絡連結。臺灣的地質公園在現有的「產-官-學-社區」結盟的良好基礎之上,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的經營管理,可以怎麼連結傳播媒體資源呢? 
    參酌前二段的經驗回顧,筆者謹以電視媒體工作者的視角,提供幾點淺見供參:
    1.地方工作者需持續論述,維持議題能見度:
    地質公園在多位教授前輩的推動下,已在學界與國家政策領域具備能見度,更在研究所、大學與中學的地學教育領域中,持續有論文產出及讀景比賽的推廣。目前臺灣的地質公園已具有堅實學理論述,然而地質公園裡的主角並非學者,而是生活在地質公園裡的土地與人。許多的地質公園現地體驗與導覽,都因為在地人的分享更顯得精采有生命力!這些地質公園現場的感動,值得且需要更多的紀錄與曝光,藉此讓外界的有緣人,能對地質公園的「人-文-地-產-景」有更多的接觸機會,進而引發造訪地質公園的興趣,締結更多且深刻的地質公園關係人口。
    現場的紀錄與曝光,有賴生活在地質公園的住民們來執行:平常可使用手機的影音功能簡單存取製作,並善用短影音、短篇圖文的呈現形式,持續上傳到社群媒體免費平台。初期僅需3-5位社區夥伴,每週維持穩定的貼文產量,且人員的拍攝與寫作技巧,將因為持續的產出而慢慢熟練,進而具備品質穩定的貼文內容。
    2. 穩定串聯網路社群,共享社群平台資源:
    目前地方級地質公園已達10處,各處地質公園多有社群媒體帳號,加上臺灣地質公園學會與相關的結盟機關、團體、個人等等各自經營的社群媒體,保守估計有超過30+組,這30+組的社群帳號便是最佳的媒體通路!試想,若馬祖地質公園的貼文一上傳,在一天之內就有30+的社群帳號轉發分享,等同有超過30處的媒體平台為馬祖地質公園做推廣宣傳,觸及人數最少就可達千人。若貼文本身具有可看性,該貼文便可能產生議題發酵,吸引非地質公園的社群媒體帳號跟進轉貼,引爆難以估計的傳播效應。因此,現有地質公園的聯盟夥伴,就是各個地質公園推廣任務上最堅實的媒體通路。
    3. 擬定企劃主動出擊,尋找媒體支援曝光:
    持續進行上述的議題曝光行動之後,各個地質公園經營團隊必可累積豐富的影像素材與論述文本,這個時候可主動與相關類型的電視節目製作團隊聯繫,提供自行設定好的企劃資料與影像簡介邀請拍攝。筆者身為電視節目企劃人員,非常樂意獲得這樣積極邀約的來訊,畢竟對內可以降低許多尋找題材的作業成本,何樂不為? 當然,視電視台定位與節目性質差異,可能會有收費與不收費的狀況,而影像播放的權利問題,地質公園經營團隊在簽訂合作拍攝意願時需多加留意。
    在網路媒體蓬勃發展且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議題倡議的行動家,善用免費的網路社群平台,並穩定串聯地質公園網絡的夥伴團隊,持續地進行資訊推播,是提升地質公園議題在一般大眾曝光度的有效方式!而進一步善用主流電視媒體的製作資源,更可提高地質公園的公眾關注,加強地質公園的品牌印象。筆者身為新聞專題企畫人員,非常樂見地質公園夥伴主動與合適屬性的電視節目聯繫,共同產製與推廣優質的電視傳播內容。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