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在2024年3月27日批准18個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由此,網絡內地質公園總數達到213個,分佈在48個國家。新指定的地質公園位於巴西、中國、克羅埃西亞、丹麥、芬蘭、法國、希臘、匈牙利、波蘭、葡萄牙和西班牙,還包括一個跨越比利時和荷蘭國界的跨境地質公園。
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認證創始於2015年,用於認定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地質遺產。地質公園將保護其重要的地質遺產與公眾宣傳和可持續的發展方針相結合,為當地社區作出貢獻。教科文組織繼續在地質公園較少的地區,特別是在非洲、阿拉伯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推廣地質公園的概念。教科文組織為此在國家和地方層面促進開展專家考察、針對性培訓課程和個別磋商,以指導申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的準備工作。
新增地質公園為: 1.斯海爾德三角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比利時、荷蘭) 斯海爾德河三角洲(Schelde Delta)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下沉的北海盆地和抬升的布拉班特地塊之間,地理位置獨特。地質力量、氣候驅動的環境變化和人類互動造就了這樣一處地質、地貌和文化歷史痕跡豐富的景觀。受到堤壩的保護低地不見沉積物,並且只要是未被開墾的地方,都仿佛在時間流逝中凝固下來。而歷史建築則見證著不同地質階段的影響。 該地質公園採用將地質歷史與人類歷史交織在一起的多維度敘述方式,讓人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該地區面對氣候變化時的極度脆弱處境。當地攝影師、藝術家Rem van den Bosch表示,地質公園“在小範圍內展示了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對全球的影響”。目前正在開展的一個保護項目旨在重現1530年由於泥炭挖掘而被淹沒的中世紀城鎮Reymerswael。這項工作將海岸防護、水質保護和東斯海爾德的生態豐富性結合為一體,體現了該地質公園對綜合性環境保護的承諾。
2.烏貝拉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巴西) 巴西東南部的烏貝拉巴(Uberaba)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坐落在南美第二大生物群落當中。這裡有Serra da Galga和Serra Geral岩層等壯觀的史前地標。這些岩層中暴露出的玄武岩流,記錄了岡瓦納古陸裂解和南大西洋形成之前的火山事件。玄武岩流覆蓋了Botucatu地層的沉積岩,後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備之一。該地區正是以烏貝拉巴含水層的名字命名,這個詞來源於早期圖皮語的Y-berab一詞,意為“清澈的水”。 該地質公園的別稱“巨獸之境”與其豐富的古生物遺產有關。這裡已發現了一萬多塊化石,包括恐龍、鱷目動物、龜類和眾多其他史前生物。其中,瑞氏烏貝拉巴巨龍(Uberabatitan ribeiroi)的化石格外引人注目,這種長達27米、高達10米的恐龍是巴西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的恐龍。 該地區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當地農民的開拓精神,他們在19世紀末引進了瘤牛品種。這不僅徹底改變了巴西的畜牧市場,而且今天也成為了低碳養牛的國際典範。
3.恩施大峽谷—騰龍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恩施大峽谷—騰龍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西南部。該地質公園擁有舉世聞名的侵蝕和溶蝕地貌,以及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數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 橫跨寒武紀至白堊紀(約5.39億至6600萬年前)的裸露地層,構成了園區的地質奇觀。清江水系沖刷出險峻的地形,形成了以峭壁、幽谷、洞穴和暗河為特徵的二疊紀和三疊紀碳酸鹽岩喀斯特地貌景觀。由於構造碰撞,青藏高原週期性隆起,形成多級刨面,造就了舉世聞名的騰龍洞洞穴系統和恩施大峽谷。獨特的地質地貌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茂密的森林覆蓋了地質公園的67.3%,面積超過450平方公里。這裡有4000多種植物和500種不同的陸生脊椎動物。 除了壯麗的地質景觀,這片土地還承載著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數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遊客可以沉浸式體驗傳統民族建築、民族歌舞和節慶活動,從而加深對該地區風土人情的瞭解。
4.臨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臨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擁有以中高山、丘陵和盆地為特點的景觀。該地區在中國早期歷史和文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黃河兩岸壯觀的丹霞地貌展示出侵蝕、風化和重力崩塌等作用下形成的奇特的多彩岩層。該地質公園內有以精美的岩壁雕塑聞名的炳靈寺石窟。同時,該地質公園是中國古哺乳動物化石最豐富的地區,內有有記錄以來最長且保存最完好的足跡化石群之一,其中包括一組24個連續成對的翼龍腳印,翼龍是已知最早進化出動力飛行的脊椎動物物種。 臨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是古絲綢之路在黃河岸上的重要驛站。甘肅省是世界著名的“花兒”民間音樂傳統的發源地,“花兒”音樂是九個民族共用的音樂傳統,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兒”音樂取自豐富的傳統曲目,歌手們吟唱他們觀察到的身邊生活變化,以生動傳神的口頭表達記錄著中國社會的新發展。
5.龍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龍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提供了中國東南部地區在約3億年時間裡構造演化的地質記錄。園區內豐富的地質遺跡包括梅花山複式花崗岩、冠豸山紅層沉積岩和紫金山特大斑岩型淺成熱液銅金礦床。 該地質公園擁有閩西最為繁茂的天然森林,生物多樣性豐富。其中梅花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5.4%,當地人稱其為“八閩母親山”。它是當地動植物物種的家園,尤以稀有的華南虎和南方紅豆杉為代表。 龍岩是客家文化的發祥地。許多獨特的傳統延續至今,如當地人舞龍而行的“游大龍”、盛裝狂歡的“走古事”,以及雕版印刷技藝。培田古民居密佈在蜿蜒的鵝卵石街道兩側,展示出客家文化的建築風格。
6.長白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長白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其壯觀的地貌和多樣的岩石類型記錄了多次重要的火山噴發過程,堪稱火山活動的露天教室。發生在約1000年前的“千年大噴發”是現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之一,留下了持久的影響,形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特殊火山碎屑堆積。 長白山是數百萬年來保存最完好的複合型火山之一,完整記錄了火山形成的過程,為研究火山形成機制創造了條件。長白山頂的天池是東北亞海拔最高和規模最大的火山口湖,湖畔的景色令人歎為觀止。 近期該地質公園一直致力於松花江源頭淡水生態系統的全面恢復。地質公園與當地社區密切合作,以促進可持續旅遊業和生態環境保護項目。
7.武功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武功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西部,地處萍鄉、宜春、吉安三市交界處,擁有侏羅紀(約2.01至1.45億年前)花崗岩峰林、生長在風化的志留紀(約4.44至4.19億年前)片麻狀花崗岩風化殼上的高山草甸以及環武功山溫泉鏈等珍奇獨特的地質景觀。園區內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地質遺產,使其成為研究華南地塊早期形成及後期陸內擠壓伸展構造的重要場域。 為促進地學旅遊發展,加強公園社區和地質景觀之間的聯繫,該地質公園推出了一系列創意舉措,舉辦了大型國際帳篷節、山地自行車賽和篝火晚會等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戶外愛好者。公園內還有果園、茶園採摘等農旅項目,可以供遊客體驗不一樣的風景。
8.興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中國) 位於貴州省的興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座地質寶庫,這裡有馬嶺河峽谷等壯闊的自然景觀,在降雨充沛時百餘條瀑布飛流直下。萬峰林景區有兩萬多座喀斯特山峰,視野所及,重巒疊嶂,2013年被選為《美麗中國》系列郵票4個首發地點之一。 該地質公園以保存極為完好的“興義動物群”化石而舉世聞名。這些源自中三疊世晚拉丁期(約2.42億至2.37億年前)的海生爬行動物和魚類化石,為研究海洋生物從近岸棲息地向深海遠洋環境過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視角。此外,這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完整保留了從拉丁期到卡尼期(約2.37至2.27億年前)海生爬行動物轉變的古生物群化石遺址。 園區中居住著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仡佬族和水族等少數民族,其中,以編織、蠟染印花、織錦和刺繡技藝而聞名的布依族人口最多。 該地質公園內的萬福七星蜜蜂農場合作社項目致力於通過蜂蜜的生產與銷售,為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經濟支援和社會幫助。綠園花卉基地則專注于蘭花及其它瀕危植物的研究、繁育和科普教育工作。目前,基地有蘭花幼苗逾250萬株,其資料庫中收錄了5萬種瀕危植物資訊。
9.比奧科沃—伊莫茨基湖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克羅埃西亞) 比奧科沃—伊莫茨基湖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達爾馬提亞中部。它坐落在地中海和中歐的景觀與文化形成獨特交匯的地方。地質公園的中心地帶是比奧科沃山,海拔1762米的克羅埃西亞第三高峰聖喬治峰聳立其間。弗爾利卡河蜿蜒流經肥沃的伊莫茨基地區,為當地人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資源和優越的農業生產條件,在當地被稱為“給養之源”。該地質公園的自然奇觀還包括紅湖,這是歐洲最深的喀斯特湖,由巨大的天坑塌陷或沉洞形成;以及風景如畫的藍湖,以其晶瑩剔透的湖水聞名於世。地質公園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包括數百處跨越古代和中世紀的考古遺址,以及中世紀墓碑群(Stećak)。 該地質公園宣導可持續旅遊,與當地利益攸關方密切合作,推廣生態友好型實踐,並支援以社區為基礎的舉措。諸如Ričice等協會致力於提高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目前,該地質公園正牽頭保護克羅埃西亞喀斯特山區的水體,為子孫後代守護重要的生態系統。比奧科沃—伊莫茨基湖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與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和奧地利的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開展合作,共用有關地質遺產、地質多樣性和地質旅遊發展方面的知識。
10.南菲英群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丹麥) 位於丹麥中部和南部的南菲英群島(South Fyn Archipelag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涵蓋陸地和海洋區域,記錄著大約80萬年的地質歷史。該地區以其美麗的丘陵景觀、蔥郁的田野風光和位居世界前列的航行水域而聞名。 南菲英群島本身包括55個大小島嶼,從世界上最壯觀的淹沒冰川地貌中延伸而出。每個島嶼都獨具特色,擁有自己的傳統和文化,但所有島嶼都因該地區共同的海洋歷史而聯繫在一起。據島民兼島嶼理事會志願者斯托姆(Laura J. Storm)說,地質公園“在各島嶼之間培養了一種社區團結和協作精神”。該群島的海洋生態系統受到環境變化的威脅,因此,其保護和恢復工作一直是重點。 該地質公園範圍內的農耕和農業歷史悠久。歷史上,菲英島曾被稱為“丹麥的後花園”。如今,該地區擁有許多小型農場和生產商,地質公園為當地企業主建立了一個網路。
11.拉帕湖(隕石撞擊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芬蘭) 拉帕湖(Lappajärvi,隕石撞擊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芬蘭西部的南博滕區。拉帕耶爾維撞擊湖是此處地質奇觀的核心,它是歐洲最大的撞擊湖,形成於7800萬年前的一次隕石撞擊。遊客可以通過互動展示體驗這段引人入勝的歷史,或者去觸摸隕石撞擊過的真實岩石,包括在隕石撞擊的超高壓下形成的鑽石;或者踏上虛擬實境之旅,進入小行星帶親眼見證隕石撞擊的全過程。 地質公園與當地社區密切合作,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福祉。來自撞擊湖的天然產品和魚類豐富了學校的膳食,而與學校的合作也為地質公園生態系統帶來了附加值。
12.阿摩裡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法國) 從克羅松半島的陡峭懸崖到阿雷山脈,阿摩裡卡(Armoriqu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提供了一段穿越5億多年地質歷史的旅程。它講述了一個古老海洋的故事,海洋的沉積物後來形成了山脈。3.2億年前,阿莫里克地區與現代法國阿爾卑斯山一樣高。該地質公園正在推介該地區非凡的地質多樣性,其中包括各種岩性、結構和古生物地層,寬180公里的歐洲最大海灣布列斯特灣,以及于埃爾戈阿特(Huelgoat)森林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花崗岩巨石場。 當地有著豐富的傳說,以及考古遺跡和充分利用當地岩石的傳統建築。該地質公園組織教育步行活動,並為當地學童提供法語、英語和當地布列塔尼語的教學資源,其中包括標題為《讓石頭說話,為我們揭密》等教學材料。這裡的居民為能夠發展並保持一種與眾不同的海洋、半島和山區兼具的身份特性而感到自豪。
13.諾曼第—曼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法國) 諾曼第—曼恩(Normandie-Main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一個祥和靜謐的牧區,那裡有片片村落、村莊和草地相連,一直延伸到諾曼第和盧瓦爾河地區。 在這片安寧的土地上,您會發現跨越6億年的地質歷史留下的非凡遺跡,包括岩石絕壁、陡峭懸崖、湍湍激流和古代巨石遺址。3億多年前,該地區靠近赤道,見證了高度超過4000米的阿莫里坎地塊的形成,然後逐漸侵蝕演化成今天的地貌。該地區也見證了兩座山脈的形成,以及被稱為巴黎盆地的沉積盆地的形成。 如今,該地質公園正積極與當地利益攸關方合作,保護和推介這片獨特的土地。通過恢復120公頃的沼澤地和10公頃的泥炭沼澤,地質公園為脆弱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支援,該生態系統是白尾鷂和歐洲夜鶯等鳥類的家園。通過促進社區參與,包括當地居民、民選官員和各類協會的參與,該地質公園正致力於確保其保護工作的有效性和長期可持續性。
14.邁泰奧拉—皮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希臘) 邁泰奧拉—皮利(Meteora Pyli)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坐落在希臘大陸中部風景如畫的色薩利大區,以高聳入雲的邁泰奧拉砂岩柱聞名於世,這些砂岩柱高達300米。在這些“天柱”之上,高踞著始建於13-16世紀的標誌性拜占庭式修道院。修道院內飾有16世紀的壁畫,這些壁畫是後拜占庭時期繪畫發展過程中一個關鍵階段的縮影,從中可一窺該地區豐富的宗教歷史和藝術遺產。 該地質公園的其他地質奇觀包括卡蘭巴卡的塔福尼地貌,岩石上佈滿經過千年侵蝕雕刻而成的蜂窩狀風化圖案。位於地質公園西部的品都斯山脈,奇峰聳立,高山草甸綿亙,森林茂密,河流蜿蜒,是生物多樣性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避風港。在該地區獨特的地形中徒步漫遊,遊客可以邂逅稀有植物物種,包括在該地區獨特的微氣候條件下繁衍生息的卡爾西頓百合(Lilium chalcedonicum)和當地特有的石隙植物Centaurea kalambakensis。
15.比克山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匈牙利) 比克山(Bükk)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匈牙利北部,地處該國最為複雜的地質環境之一,由近乎連續的沉積序列組成,時間跨度超過3億年,其間還夾雜著火山活動。其地質特色包括獨特的地質關鍵地段巴爾瓦尼山北段(該地段記錄了大約2.52億年前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的資訊)、深海火山噴發時形成的枕狀玄武岩熔岩以及與中新世火山活動有關的獨特蜂窩岩。該地質公園內遍佈多種喀斯特地貌,以洞穴為例,園區內有近1 150個洞穴,占匈牙利洞穴總數的四分之一還多,其中塞萊塔洞穴(Szeleta Cave)有人類居住的歷史可追溯至13萬年前,塞萊塔文化亦因此而得名。 該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棲息著昆蟲群落、穴居蝙蝠物種和各種鳥類,其中包括短趾雕、白肩雕、黑鸛和白喉河烏等珍稀物種。
16.死火山之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波蘭) 死火山之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波蘭風景秀麗的西南部,園區覆蓋卡紮夫斯基山脈和周圍山麓。地質公園內分佈有古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和熔岩流的獨特遺跡,這些遺跡主要遺留自漸新世和中新世(距今約3500萬至1500萬年),其中的柱狀節理令人歎為觀止。奧斯特日卡山(Mount Ostrzyca)以其圓錐形玄武岩火山頸,堪稱該地區最具辨識度的地標。 該地區的歷史與其礦產資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金礦和銅礦勘探傳統由來已久。廢棄的採石場猶如一扇扇窺探該地區地質和文化歷史的寶貴視窗。曾經的玄武岩採石場威爾紮·戈拉村現已被改造用於科學和教育目的,是最近由社區推動的保護和創新努力的見證。 秉承其對可持續旅遊和當地社區經濟可持續性的承諾,該地質公園推出了“探險家護照”計畫,遊客可通過走訪參與了該計畫的當地機構收集印章和貼紙,並有機會獲得由當地工匠製作的獎章。
17.葡萄牙西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葡萄牙) 葡萄牙西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葡萄牙中西部海岸,沿大西洋海岸線綿延72公里,擁有超過15公里的連綿沙灘。海岸線上裸露的地質層,其形成時間可追溯到大約2.3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至距今11 700年的全新世(這一時期見證了北大西洋的開闢)。今天,這條海岸線在維持當地社區的生計(通過漁業)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多個小港口散落其間。傳統上,獨特的佩尼切梭織花邊編織,是漁民的妻子們的拿手技藝。 西部地質公園擁有極其豐富的古生物遺產,化石遺址多達180餘處,其中包括12種不同恐龍物種的遺骸。地質公園內還有兩處含恐龍胚胎的恐龍巢穴化石遺址,這種遺址全球僅有12處。
18.卡拉特拉瓦火山群—雷阿爾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西班牙) 卡拉特拉瓦火山群—雷阿爾城(Calatrava Volcanoes. Ciudad Real)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位於西班牙中部卡斯蒂利亞-拉曼恰自治區西南部。在該地質公園內,打造了這一地貌景觀的獨特的火山事件可以按編年線索排列起來。 該地質公園內的阿爾馬登地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汞礦藏,汞的開採已有2 500多年的歷史。這裡有世界上唯一一座從羅馬時代開採至今的汞礦。汞的蘊藏量之所以如此豐富,乃是4.2億年前發生的海底蘇特塞式火山爆發所致。地質公園內的普埃爾托利亞諾地區分佈著在3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規模火山爆發中保存下來的罕見動植物化石,故而被冠以地球上的“古植物龐貝城”之稱。最後,又有新一輪火山脈衝開始(約740萬年前至70萬年前),導致斯特朗博利型火山噴發和蒸氣岩漿火山噴發,由此形成大量火山結構。這些結構與火星地貌相似,使該地區成為行星和天體生物學研究的寶地。 人類與火山火成岩環境之間存在直接的依存關係:基本的社會經濟資源的多寡取決於該環境下火山土壤的肥力、火山岩石的構造特性以及底土的礦藏豐富程度。在該地質公園,還能看到賽凡提斯小說《堂吉訶德》中描繪的景觀。
資料來源 https://www.unesco.org/zh/articles/jiaokewenzuzhixinzhiding18geshijiedezhigongyua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