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和平島公園位在台灣東北角,為一以砂頁岩互層的岩層所組成。經長年風化作用、海浪等各種外營力侵蝕,雕塑出各式各樣的地景,諸如豆腐岩、蕈狀岩、海蝕洞、海蝕平台等奇特的地形景觀,都可以在和平島欣賞。本期地景保育通訊,整理和平島公園相片,聚焦於主題的多樣性,提供讀者對和平島地質地形有更深入認識的資訊。
歡迎對這些課題有興趣的讀者,由下列網址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網址:http://140.112.64.54/main.php)
和平島位於基隆市,號稱為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小島,由橋樑連結。和平島長年受到海浪及海風吹襲,砂頁岩互層的岩層,受到差異風化、侵蝕等作用,形成地景的多樣性。具有許多特殊地景,是很好的戶外教室。
一、區域地層及地層對比
1.雪山山脈地層 包含四稜砂岩、乾溝層、大桶山層及整合於其上之澳底層所構成。四稜砂岩(龍洞砂岩)主要由厚層之白色粗粒至極粗粒之原石英砂岩,並含有粒徑大小不一之石英質礫石,及數層厚度約10公分之黑色頁岩及碳質頁岩;大桶山層主要由暗灰色硬頁岩夾薄層泥質砂岩組成,代表大陸棚或大陸斜坡等較深海之沉積;澳底層由厚層砂岩、頁岩、砂頁岩薄互層組成,其上部並夾數層薄煤層,代表淺海至濱海相之沉積。和平島地區的大寮層則是以砂頁岩互層為主。 2.麓山帶地層 包含中新世之木山層、大寮層、石底層、南港層、南莊層及桂竹林層。其中木山層、石底層、及南莊層主要由厚層砂岩、砂頁互層、白砂岩及夾煤層所組成,為濱海相沉積物;而大寮層、南港層、桂竹林層主要由厚層泥質砂岩、厚層頁岩所組成,並含多量海相化石,代表大陸棚淺海相沉積。和平島的地層,是以砂頁岩互層為主的大寮層。
表1 和平島地區地層對比表
二、地質構造https://www.it-easygo.com/
自更新世以來或上新世晚期(約兩百萬年來)已經開始台灣全島之主要造山運動-蓬萊造山運動,將岩層由東南向西北推擠,使雪山山脈快速隆昇,麓山帶地質區岩層受此擠壓而緊縮,有些形成褶皺,有些則被衝斷形成逆衝斷層。
三、主要的海岸地形
和平島海岸以岩石海岸為主,受到東北季風與颱風的影響,海岸侵蝕地形遍布。海蝕地形發達,氣候因素占了很重要的原因。和平島為東北季風迎風面,所以風力及海浪造成本區受侵蝕情形相當發達,而海蝕作用造成的地形,稱為海蝕地形。
以北部岬灣海岸而言,由於地形受地質構造的控制,岩層抵抗侵蝕的力量不同,堅硬的岩層突出海域成岬,軟弱的岩層凹入成灣。特殊的地景包括海蝕平台、單面山及豆腐岩分佈為主,間亦夾雜著海蝕平台及沙灘。和平島海岸常見的海岸地形說明如下: 1.海蝕崖 海岸受波浪侵蝕而成的陡崖,稱之為海蝕崖。海岸下方接近海水易生成海蝕凹壁,上方崖壁可能因失去支撐而崩落,於是海崖後退就形成了海蝕平台。海蝕崖大多出現在岩石海岸,尤其是在波蝕強烈的島嶼、半島或岬角等陸地突出部份。和平島海岸的海崖,呈現近似平行的岩層,因為海岸受波浪侵蝕而成,稱為海蝕崖。 2.海蝕洞 海浪淘洗海岸岩石,遇到脆弱或節理發達的地方深入侵蝕,造成海蝕溝或海蝕洞。海蝕洞存在於現在濱線以上的高度,即表示陸地的相對上升,或是海水面的相對下降。 3.海蝕平台 海蝕平臺,顧名思義,便是海水侵蝕成的平臺。海崖受海浪日以繼夜的沖刷,下部支撐漸漸崩垮成和海平面同高度的平坦台面。海蝕平台之範圍受岩性及構造所控制,軟弱岩層且海底地形較緩的地方,容易發育寬廣的平台。岬灣地形之外,海蝕平臺堪稱是海岸的代表地形。海岸傾斜的沈積岩因為受到海水侵蝕,形成海蝕平台,並由於受波浪侵蝕的緣故,硬的岩石突起,鬆散的凹下,差異侵蝕造成兩翼不對稱的小單面山地形。 4.海階 海蝕平臺如果經過快速上升而隆起,會形成臺階狀的海岸,稱為海階,也是地殼隆起的證據。海蝕平台因陸地隆升或海水面下降,高出海水面,成為平緩的階地,靠海側則以海崖呈現,稱為海階,在和平島海岸甚至可見多期階地往陸上退縮,有些海階的表面會被薄層礫層覆蓋,因地形平坦,常成為農作物生長棲地。 5.海階岩柱或顯礁 陸上突出於海面之地形稱為海岬,常成為海浪攻擊聚焦處,當波浪沿地形弱面,例如節理面或軟弱岩層,如頁岩,沖刷侵蝕,造成岩體被切斷,而獨立脫出陸地成為海中石柱,稱之為海蝕岩柱或顯礁。 6.海蝕溝 節理原本就是岩石之弱面,海蝕溝通常發生在海岸節理發達的地區。且垂直於海岸線發育。這些破裂面經向陸侵蝕後,擴大成海蝕溝。 7.結核 和平島地區海崖或海蝕平台上,可以看到成排的巨大結核,是過去沉積泥沙時,含碳酸鈣的物質聚集成結核。也是形成和平島的蕈狀岩地景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