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商店街是一條非常成功的商店街,成功的定義在於,商店的商品似乎能夠「向旅人招手」,吸引路過的停下腳步,心甘情願地掏錢包購買商品。 商店街的經營成功,非常不容易。特別是,模仿法國巴黎拱廊街的經營做法,無論是在日本、韓國還是台灣,這種工程導向、門面式的做法都是失敗告終。這種門面式的做法,就像試圖用化妝來掩蓋虛弱體質一樣,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我們這次考察行程中的島原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島原市的商店街擁有極為典雅的街廓,然而商街統一招牌,安上鋼構框架,鑲嵌玻璃做成拱廊,提供遮風避雨的功能,期待提升商店街的吸引力。然而,即便如此,島原的商店街仍未擺脫衰退的命運。 從氣候條件來看,這種拱廊設計在溫帶國家確實能創造一個舒適的微氣候環境,讓閒逛者可以在拱廊街裡,遮風避雨,溫度舒適。但若將這種設計複製到亞熱帶臺灣,相當不適合。臺灣夏季潮濕悶熱,這樣的設計反而無法有效改善商街的購物環境。然而,卻仍然被大量商店街發展計劃所複製。 相較之下,太宰府商店街則是一個成功案例。根據這次考察經驗,我將太宰府成功的原因歸納為兩個關鍵因素:區域「美學」與「品牌」。這兩者的結合,讓太宰府的商店街除了原著的大量遊客,還成功地創造地方繁榮地景。
一、壟斷租(Monopoly Rent) 關於美學,太宰府商店街每一家店鋪似乎都精心設計與裝潢,相當好看。商品的擺設彷彿能與路人「對話」,吸引目光,忍不住駐足觀看。整條街上幾乎沒有美學上的謬誤,但偶爾也會出現例外。例如,有一家店內部堆滿了塑膠套,顯得雜亂缺乏美感,即使店內販賣的是價格低廉的紀念品,我相信這樣的店鋪應該不會長久存在。相較之下,其他店鋪則以其精緻的設計與擺設,成功地融入了商店街的整體氛圍,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 在車上,司機特別推薦表參道上的梅枝餅,這是一種以麻糬製成的當地特色小吃,也是太宰府隨處可見的道地(authentic)美食。相傳千年前的平安時代,文人菅原道真因遭受讒言迫害,被流放至太宰府。在他生活艱難、不適應當地環境時,一名婦人善心製作了一種烤餅,並插上梅枝送給道真食用,這便成為今日「梅枝餅」的由來。如今,這段歷史故事為梅枝餅增添了文化意涵,也讓這款小吃成為遊客到訪太宰府必嘗的經典。 商店街上販賣梅枝餅店家眾多,每家都現場製作,展現強烈區域特色(authenticity)。我注意到,有我們的學生排隊購買一家名為「やす武」梅枝餅店,這家店不僅在網路上備受推薦,其建築風格也令人印象深刻。木構古典的建築與天滿宮的建築語彙相呼應,展現區域的純正道地性(authenticity)。實際上,「やす武」建築可以說是整條商街中最美的一家,不只是靠網路口碑吸引遊客,而是就其美學價值和文化氛圍打動人心,讓學生們情不自禁地被吸引。 商店街美學不僅在單一店鋪設計上,更展演在整體街景協調性與規劃上。街道景觀顯似乎獲得商街居民的共識,或者受到政府的規範。例如,商店街的建築高度似乎受到限制,形成和諧的天際線,讓整體景觀與天滿宮的神聖氛圍保持一致。街道乾淨整潔,幾乎看不到垃圾或垃圾桶,甚至連後台準備的廚餘、桶子或瓶罐也未暴露在外,整潔環境提升了商店街美感。 建築風格上,各家店鋪外觀都維持著傳統的日式風格,例如木質門面、布簾和和風裝飾,這些元素讓整條街道呈現出統一的視覺效果。每家店鋪內部裝潢和商品陳列各具特色,既統一又不單調,避免沉悶的體驗。這種平衡美學規劃,讓商店街既有傳統韻味,充滿個性化的吸引力。 商店街低調作風是其美學的重要特徵。這裡店鋪沒有顯眼招牌,也沒有過於誇張的設施,試圖與神社及天滿宮氛圍保持一致。讓商店街不僅是購物場所,更是能夠體驗文化與歷史的空間。傳統建築與地方特色美食相輔相成,加上祭典、書法展示等文化活動,提升商店街獨特性,成為表參道區域壟斷性核心優勢,租的藝術。這種壟斷性區域特質,增強商店街吸引力,提升商業活動的交換價值。 除了建築與設計,商店街服務人員也與美學的結合。首先是具專業性的制服。在表參道,每一家店鋪服務人員,無論規模大小,都穿著整齊自製的制服,即使是一人經營的小店也不例外。這樣的安排傳達對該服務的專業認同,強化職人的專業精神。視覺上,統一的制服讓整條街道更具整體性與美感。其次是服務態度,無論顧客購買的是100元的小商品,還是昂貴的紀念品,服務人員都以同樣的熱情與誠意接待,無微不至的專業性體驗感受。這樣服務水準,不僅讓遊客感到愉快,也成為商店街吸引忠誠顧客的重要因素。 太宰府商店街的成功,依賴於其美學設計與服務態度,更得益於其歷史文化底蘊。這條商店街的獨特空間與文化體驗,使其成為國內外遊客到九州的必訪之地。隨著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商店街的特色美食、建築與活動被更多人熟知,提升在全球觀光市場的影響力。太宰府商店街的美學,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體驗。
二、新品牌(Branding Economic Geography) 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之所以視為一條成功的商店街,關鍵在於它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展現了創新與調適能力。商店街精心規劃美學設計與空間配置,提升遊客體驗,強化整體文化氛圍。既保留了許多傳統的日式商店,展現濃厚的地方特色,同時也融入現代品牌,例如由隈研吾設計的特色星巴克咖啡,這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吸引了來自不同背景、年齡層與喜好的顧客。 隈研吾設計的星巴克以木質格柵為主要元素,透過不同向度的排列,巧妙呼應神社文化的樸素與自然,同時再現出現代設計的簡約與創意。這種設計語彙不僅與太宰府天滿宮的木構建築風格契合,延續表參道上其他建築的在地美感,形成一種融合而獨特的空間體驗。木質格柵的運用讓建築既有地方的閱讀感,又展現出現代的空間感,在地與全球對話。遊客漫步於表參道時,星巴克設計與天滿宮高樹參天景象之間形成了視覺與心理連續,木質元素與綠色植被搭配讓人領受空間的延續性,從商業街到神社的過渡變得自然而和諧。 設計不僅是美觀,更是一種文化與空間的再現。星巴克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品牌,本身就具有吸引顧客能力,尤其是對於國際遊客而言,這樣的品牌存在與設計感往往能成為一個地標式的吸引點。然而,儘管星巴克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它在太宰府表參道上的呈現卻並非單純的複製,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充分考量了在地文化的脈絡與需求,這正是所謂「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個案。為商店街注入現代感與新鮮感,我認為,會為地方經濟帶來活力與刺激。 在全球化浪潮下,許多地方都面臨著如何抵抗而保留自身特色,太宰府表參道的例子顯示,傳統與現代並非對立,而具有二元性的可能,可以巧妙設計與規劃而融合。傳統的日式商店美學與現代品牌共存,形成了一種既有歷史深度又充滿時代感的商業空間。這種空間設計構成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購買,特別是那些尋求文化與現代生活交匯點而凝視的觀光客。 星巴克成功不僅在它的品牌效應,也在它如何成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並未削弱表參道的地方特色,反而通過設計語言與空間美學,強調了太宰府文化深度。這種全球品牌在地化實踐,讓表參道商店街不僅僅是一個購物場所,更是一個文化與空間交流的場域。遊客可以同時感受到傳統的溫度與現代的創意。 太宰府表參道的成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精緻美學設計到空間協調,從傳統商店保留到現代品牌引入,深思熟慮每個細節。商店街不僅是一個商業空間,更是一個文化與歷史的舞台,租的藝術,能讓人感受到時間與空間交融的地方。隨著社群媒體傳播,太宰府表參道特色建築與文化體驗被越來越多人熟知,提升其在全球觀光市場中地位,成為其他地方商業街區學習的機會。
三、美學再現 「美學」在經濟地理的討論中往往被忽略,但實際上編織了經濟地理,將區域營造為本真的「品牌」。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商店街的經驗,美學不僅是一種視覺享受,更是交換價值的重要基礎,能夠促進壟斷租的形成,並與地方文化緊密結合,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要素。 表參道成功案例說明,美學並非單純是裝飾,而是扎根於地方土地與文化的結果,透過在地特色跨域滋養,創造具有獨特吸引力的商業空間。這與過去依賴拱廊街,以工程導向計畫等標準化方案的嘗試,形成對比。後者因缺乏地方文化的支撐,終究無法有效回應地方經濟復興的需求。太宰府的經驗啟發我們,從地方文化中孕育出美學,能夠延伸至交換價值的創造與經濟活力的促進,正是地方創生應該學習與借鑑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