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標題:
    2019地景與永續發展 國際研討會側記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本次研討會有別於以往,是由目前正在推動的Future Earth Coasts 計畫、東南亞永續發展計畫、里山倡議計畫、國家公園經營計畫與地質公園計畫整合成一個國際研討會,希望藉由整合這些計畫,提供相關國家人員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

    雖說是由多個計畫組合而成,但彼此間皆有關聯。隨著氣候極端加劇,永續發展議題受到全球各界關懷,而脆弱多變的地景亦須受到關注,相關保育對策更須維持彈性調整。臺灣除自然保留區受到嚴格管制之外,國家公園與國家風景區各自扮演不同程度之保育、教育、解說及遊憩功能,地質公園更是近年來興起的保護區,強調自下而上的社區參與保育和發展。綜上所述,地景保育實踐上如何以永續發展為前提,建構在不同體制、不同尺度的網絡學習方式上,成為本次研討會議的主要目標。

    此次研討會舉辦於4月19日至4月23日為期5日,參與人數約300餘人,外賓更高達50多位,包括來自日本、香港、波蘭、越南、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國學者。第一天在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舉行;第二天研討會之成果論壇於野柳地質公園舉辦,配合地質公園之活動向會議參與者及遊客展示各地質公園特色,並讓各地質公園(包含國外的地質公園)相互交流、分享與學習;第三天至最後一天則將路線分為東北角、花東及離島三條,分別考察台灣不同景點。

    會議於19日上午9點整正式展開,特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林俊全老師以及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林華慶局長致詞,為國際研討會揭開了序幕。接著由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部主任-Prof. Wolfgang Eder、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保護區委員會副主席-Prof. Marc Hockings以及日本國家公園意識中心-Kumagai Yoshitaka所長進行各40分鐘的專題演講,分享了德國地質公園的地質多樣性以及地質襲產的價值、自然保育的最新措施-IUCN綠色名錄以及其他有效區域性保育方法、日本國家公園私人土地的土地使用,讓參與者大抵上瞭解地景保育和永續發展的價值。

    研討會進行至下午則分成四大主題分別在不同的演講廳舉行,包括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里山里海、地景保育及地質公園的經營管理,以及永續發展、地質敏感區、永續指標與環境教育等多項議題。每廳有11講者,每位講者皆有20分鐘進行主題演講,於6位講者分享完畢後進行20分鐘的點心時間,再接由後5位講者進行分享。

    第一廳由日本國際教養大學亞洲研究與區域合作部部長-Prof. Yoshitaka Kumagai,分享日本國家公園的歷史沿革及經營管理,緊接著由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地理科學系- Prof. Margot Böse分享位在德國東北部的地質公園之研究,之後便由不同講者分享臺灣各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或研究。

    第二廳由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李光中副教授率先發表「協助建立台灣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aiwan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TPSI)」提供里山倡議規劃以及推動架構給各界參考,接著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劉淑惠教授,分享里山里海活動在地質公園的初步工作,探討如何在Satoyama-Satoumi活動中為地質公園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後由其他日本講師分享他們在日本的里山里海活動,以及多位台灣講師分享社區參與保育、地質公園推動等活動。

    第三廳由來自系魚川地質公園推廣處-Fossa Magna(斷層)博物館的Theodore Brown,分享暴露在斷層帶的系魚川世界級地質公園,其分享內容圍繞在Brown對地景保育工作的努力與付出,包括系魚川地質公園如何規劃與管理、解說員如何安排等。後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王文誠教授,提及地質公園的新興對於權力地景的變遷之重要性。接著則依序由台灣、越南、日本講著分享其在地質公園的經營管理及地景保育之經驗。

    第四廳則是由羅可洛大學地理與地區發展學系- Prof. Piotr Migoń率先開場,探討地質址位(Geosite)應偏向給科學家、地質旅遊家或是大眾使用?其探討原因在於址位的選擇及管理因應不同對象而面臨不同困境。再來由法國雷恩第二大學- Prof .Herve Regnauld,以法國Digne地質公園為案例,分享地質公園及當代土地的美學,接著則依序由來自越南、台灣等講者分享各地質敏感區、永續發展指標、環境教育等面向之議題,和聽眾相互交流、討論。在各廳演講者與參與者的熱烈討論中,19日之研討會持續至下午5點最後圓滿結束。

    20日的成果論壇於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當天更有國際地質公園市集舉行,亦即除了台灣的地質公園,也有來自日本、越南的地質公園夥伴擺攤。市集內各地質公園的社區夥伴將各自地質公園的摺頁介紹、社區農作土產及特色產品展示於攤位前,讓來往的遊客得以認識台灣以及國外的地質公園,也讓各攤位的地質公園夥伴相互介紹自家農產品與社區經營概念,彼此相互交流、分享經驗,為當日市集注入一股蓬勃的生氣。

    間或穿插的表演與不同國小的抬轎遊行點燃當天市集的熱情,讓野柳地景更加栩栩如生地在壯闊的海岸線中展現最獨特的地貌,而晚上野柳石光夜訪女王的女王音樂會更將當天活動氣氛帶至最高潮。除了邀請大提琴家-張正傑搭配鋼琴演奏天鵝湖、聖母頌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後幾首曲目搭配京劇名武生朱陸豪,其以美猴王之姿、中氣十足的獨特唱腔演出精彩的「霸王別姬」,而音樂會尾聲,邀請了城市女伶-萬芳來現場演唱,其進入觀眾席與觀眾強烈的互動,讓現場氣氛跟著活躍起來。一系列的表演輔以陣陣浪聲為背景,成功的將音樂、聽眾、地景緊緊聯繫在一起,為當天活動畫上完美的句點。

    最後進行到21至23日的野外考察行程,因天氣所致,原花東路線被迫取消併入東北角考察路線,而離島訪查路線照舊,兩線同時進行。由於考察成員部分為外國學者,解說員須全程英文解說,東北角路線更有日語解說員輔助,因此考察全程參與者皆熱絡提問與討論,語言的交流似乎不足為礙。在結束3天的考察行程後,參與者在彼此的祝福與道別聲中各自回程,讓為期5日的研討會完美落幕。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