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火山島位於基隆港東側約42公里的外海,面積約0.1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4公尺,在台灣北方三島中,面積居中。
全島地形平緩,露出海面的島嶼本體可能是火山口位置,但火山口已被海浪沖蝕,地形變得不完整。環島沿岸受也因為海浪沖蝕,出現了海蝕洞、海蝕拱門與海蝕柱。
島上出露的火山岩分為兩層:上層的火山灰層(火山渣與火山灰),以及下層的安山岩或為玄武岩熔岩流。熔岩流年代尚無法確認,但應該與大屯火山群火山屬於同一時期的岩漿活動。
火山岩的產狀與大屯火山群火山有些微差異,後來出現猛暴型噴發型的火山渣與火山灰,這是在大屯火山群中少見的現象。
▲海蝕柱
▲下部塊狀的地層屬於下層的安山岩熔岩流,上層灰黑或紅色層狀的岩層,則是火山渣與火山灰層。
何恭算、王士偉、戴昌鳳(2009)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及基隆嶼之地質與地形資源。國家公園學報,第十九卷,第四期,46-64。 宋聖榮(2007)臺灣第四紀火山活動。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8,111-142。 莊文星(1992)臺灣之火山活動嶼火成岩。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正宏(1990)臺灣之火成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Wang, K.L., Chung, S.L., Chen, C.H., Shinjo, R., Yang, T.F., and Chen, C.H. (1999) Post-collisional magmatism around northern Taiwan and its relation with opening of the Okinawa Trough. Tectonophysics, 308, 363-376. Wang, K.L., Chen, C.H., Chung, S.L., Lin, L.H., Lo, C.H., Yang, T.F., and Lee, Lee.. (2000) Field occurrence, 40Ar/39Ar dating and petrochemical features of volcanic rocks in Mienhuayu off NE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43(2), 24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