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崁向斜景址即在頂崁附近濁水溪崖壁剖面上,崖壁之上方即為頂崁村,向斜軸略成南北走向,軸部出露的岩層為水長流層,夾有數層薄至中層之砂岩,外圍則有下伏的白冷層分佈。 (原登錄表為謝凱旋、張徽正、葉學文、陳正豐於1996年10月調查登錄)
▲在台21號公路旁可見到順著頂崁向斜軸部所發育形成的河谷,照片中低凹處。此向斜斜軸所出露的岩層即為水長流層,兩翼岩層傾斜皆在30度以內。
▲從照片中可清楚見到此巨觀的頂崁向斜構造,而水長流層中所夾砂岩的V型轉折,可輕易得知向斜軸所在位置,同時可見到在向斜軸部發育的小溪匯入主流時在崖壁上所形成的瀑布景觀。
李春生 (1989) 台灣中部十條地質實習路線沿線地質簡介-台灣地質野外實習指導手冊 (二)。 張徽正(1997)台灣中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及登錄計畫(二)台中縣、南投縣,行政院農業委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