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位於花蓮縣富里鄉,包含泥火山、瀑布及池塘等景觀。本地區主要有蕃薯寮層出露,西側以永豐斷層與利吉層為界,東有花東山逆斷層與再積性火山碎屑、凝灰質砂岩、石灰質礫岩為主的都巒山層為界。
永豐斷層北起樂合南至台東,為一推測性斷層,無地表露頭,一般認為利吉層與其他地層皆以斷層接觸,使東側蕃薯寮層、都巒山層逆衝至利吉層之上;花東山逆斷層為北北東走向、高角度東傾之逆斷層,北起秀姑巒溪口南至電光以東,全長60公里,斷層兩側之都巒山層與蕃薯寮層,因岩性差異極易在火山岩區形成峭壁、瀑布景觀,羅山瀑布即為此環境下所生成的斷層瀑布。
瀑布分兩層,上層落差100公尺、下層落差20公尺,下瀉後匯入螺仔溪轉向北流,為秀姑巒溪上源。羅山泥火山位在瀑布西北方,由於斷層通過使地層產生裂隙,高壓氣體伴隨蕃薯寮層下部利吉層之泥岩、地下水噴發至地表,泥漿中含水量極高,呈噴泥盆狀,因其為弱鹼性並有鹹味,當地人稱「鹽坪」。
此外,在泥火山西方有面積約一公頃的羅山大魚池,此沼澤屬斷層池,池水自地層裂隙上湧,附近居民以池水灌溉。
▲羅山位於永豐斷層與花東山斷層間,都巒山層與蕃薯寮層抗蝕力差異,在其接觸帶上形成羅山瀑布,地下水亦沿著地層裂隙上湧呈沼澤。
▲地下水伴隨著蕃薯寮層下部之利吉層,沿斷層裂隙伴隨高壓氣體噴發至地表,形成羅山泥火山;泥漿中含水量高,呈噴泥盆狀。
羅煥記、陳文山、宋聖榮(1993)台灣地質圖說明書-成功、東河。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劉瑩三(2009)花東縱谷的重要地景景點,地景保育通訊,第28期,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頁34-37。 行政院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羅山有機村,http://web.hdais.gov.tw/10/10_1/01_2.html,10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