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次調查原有產業道路因雨坍塌,據道路施工單位表示由原本產業道路步行30分鐘可到達,但若由龜丹溪上溯則約4-5個鐘頭左右方可到達
2.此次調查上溯龜丹溪河道沿途可見巨大岩塊崩落於河床上、河床石塊多以上新世的泥質砂頁與砂頁岩互層為主,砂岩偶可見生痕化石與沉積構造,中途經一瀑布,落差約3公尺。
3.龜丹溪流向與岩層走向(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垂直,為一橫谷,兩岸邊坡陡峭常可見塊體崩壞作用,崩落之巨大岩塊堆積於河床上。
4.溫泉源頭上溯至當地稱之為棺材堀,據說為本地人抗日之古戰場,因擊敗日軍而得名。
5.訪談本地溫泉業者表示此地溫泉溫度僅30多度,屬碳酸氫鈉泉,當地溫泉業者須自行將泉水加熱後,供遊客使用。
▲龜丹溪兩岸崩塌的巨大砂岩岩塊,河流兩岸地層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岩石以上新世的泥質砂頁與砂頁岩互層為主,砂岩中偶可見生痕化石與沉積構造。
▲上溯龜丹溪途中有一瀑布,落差約3公尺。
鍾廣吉(1997),臺灣西南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及登錄計畫(三)臺南縣、嘉義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