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位置資料
主題類別
海岸地景
編號
E55
名稱
石門海岸
調查日期
2018/01/01
地理區
東區
記錄者
劉瑩三、郁靜慧
行政區
花蓮縣豐濱鄉
經緯座標
23.523,121.5037
TWD97座標
301436.77,2602338.99
地質地形概況
地質區
海岸山脈
地形區
海岸
地層
都巒山層、現代沖積層
岩性(岩石)
礦物
化石
特殊地質構造
地景描述

石門位於豐濱以南,大港口以北,屬於花蓮縣豐濱鄉,以一個外觀似門的海拱而得名。石門一帶以寬100至200公尺的隆起低階海蝕平台、海蝕凹壁為特徵,地層屬於都巒山層,岩性為火山角礫岩。 石門是花東海岸對比第三段低位海階的火山角礫岩濱台,在其臨海階崖受波浪淘蝕形成的海蝕洞,再持續侵蝕而形成海蝕拱門。因有三個出口,故成海拱景觀。

石門洞南側40公尺處,火山角礫岩所夾的大塊安山岩,具有柱狀節理,推測為火山頸的殘留。再往南300公尺處,另有一壯觀之海蝕洞,洞寬25.9公尺、高15.1公尺,深41.3公尺,洞底海拔2公尺,甚具規模。本區海蝕地形發達,是觀察海浪侵蝕的優良地點。

石門是恰巧位於海蝕平台上之海蝕洞,此海蝕門的洞門為沿集塊岩的節理面發育,形成橢圓之海蝕洞。當海浪沖蝕貫穿,就成為海蝕拱門,當海蝕拱門橋面塌陷則成為海蝕柱。波蝕棚與海蝕崖相交處有東海岸北段最壯觀的海蝕洞,洞內有巨礫堆積,洞前下方濱台有現生海蝕凹壁發育中,是海蝕洞發育之雛型。

現場照片

石門海岸

▲石門,是一離水海蝕門,地形抬升的證據。

石門海岸

▲海灘上佈滿都巒山層的火山角礫岩塊。

石門海岸

▲還可看到安山岩冷凝收縮形成的柱狀節理。

石門海岸

▲海水在離水濱台上侵蝕出海蝕溝景觀。

經營管理資料
景點方圓大小
長:400m
寬:100m
面積:40000㎡
高:
深:
管理單位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保育狀況
普通
威脅地景之行為類型
遊憩衝擊, 風化與侵蝕作用
非地質方面的重要內容
到達路線
自用車
土地所有權
公有
土地所有權姓名,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
價值認定
景觀美質(遊憩)
文獻資料

王鑫(1990)花東海岸山脈地景調查(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合作計畫,第15-17頁。
何立德(1999)特殊地質、地形景點選址與管理之研究—以海岸山脈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瑩三(2006)。東部海岸特性與環境變遷教材。教育部出版。

範圍區

石門海岸

地質圖

石門海岸

衛星地圖

石門海岸

航照圖

石門海岸

相關圖,表,剖面或素描資料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