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地景保育幻燈片49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5期)
中橫公路是臺灣三條橫貫公路,最為國人所知的橫貫公路。從1956年開工,1960年5月9日通車至今,已經超過一甲子。
然而在921地震中,東段中橫公路受到損毀,可謂柔腸寸斷。
雖然經過多年的修復,但多在很短時間內,受到颱風豪雨影響而中斷。
說明經過地震的搖晃,整個中橫沿線邊坡,仍是非常脆弱的。泥沙供應受到颱風豪雨影響巨大。
本期的地景保育通訊照片專輯,主要是介紹中部橫貫公路的幾個重要景點。
同時也介紹公路沿線的崩塌、超限利用等現象。提供讀者更進一步瞭解的基礎。
然而在921地震中,東段中橫公路受到損毀,可謂柔腸寸斷。
雖然經過多年的修復,但多在很短時間內,受到颱風豪雨影響而中斷。
說明經過地震的搖晃,整個中橫沿線邊坡,仍是非常脆弱的。泥沙供應受到颱風豪雨影響巨大。
本期的地景保育通訊照片專輯,主要是介紹中部橫貫公路的幾個重要景點。
同時也介紹公路沿線的崩塌、超限利用等現象。提供讀者更進一步瞭解的基礎。
地景保育幻燈片48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4期)
本期照片專輯主要介紹臺東蘭嶼的地景。蘭嶼位於臺灣的東南方海域,和北方的綠島可謂攣生兄弟,皆由呂宋火山島弧所孕育,是經由海底火山百萬年來不斷噴發與堆疊,遇海水凝固而成形的火山島。後經地殼隆起、海浪與風雨的侵蝕作用,外加熱帶氣候、黑潮和島嶼隔離效應等地緣位置影響,讓這座島嶼得以發展出多樣且獨特的自然地景與生態系統。這些地質地形、生態與地理位置,作為蘭嶼現今社會文化發展的背景,可見南島語族血統與語言的延伸。雅美(達悟)生活方式、拼板舟、飛魚祭典、飲食、地下屋等百年來的文化特色,反映蘭嶼人面對大自然,發展出的與大自然共存的文化。
地景保育幻燈片47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3期)
本期照片專輯主要介紹水金九地區的地景。
地景保育幻燈片46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2期)
基隆嶼位於基隆市東北方外海,為一座由石英安山岩所組成的火山島,因安山質岩漿流動較緩慢,因此島嶼整體呈現錐狀、圓錐狀的火山地形。
地景保育幻燈片45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1期)
烈嶼,又稱小金門,位在金門本島西南方。擁有自然地景、古蹟勝地、軍事遺跡、廟宇文化等豐富的資源。

地景保育幻燈片44期(地景保育通訊第50期)
和平島公園位在台灣東北角,為一以砂頁岩互層的岩層所組成
地景保育幻燈片43期(地景保育通訊第49期)
瞭解公路興建前後的風吹砂地景動態的變化。

地景保育幻燈片42期(地景保育通訊第48期)
九二一大地震二十週年,可參照地景保育通訊第11及12期作今昔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