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正好位於菲律賓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碰撞帶。因此東部地震的頻率與規模,都相對得高。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左右臺灣發生芮氏規模7.2有感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位置:北緯23.77度,東經121.67度。屬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其中花蓮最為嚴重。餘震引致之最大震度為5 強。 地震規模與震源的深度常會影響地表的災害強度。淺層地震如同此次的花蓮0403的地震,深度15.5公里,延時約60秒。造成地表搖晃與震動規模較大。全台明顯搖晃,是921集集地震以來最大強震。921大地震芮氏規模為7.3,持續大約102秒,期間臺灣全島都感受到明顯搖晃。地震深度為8公里。 此次地震災害現象主要分布於都市的建築與道路橋樑。包括花蓮市國福大橋東端橋頭傳出受損,原住民風的裝置藝術歪斜、基座與橋面脫離,圍欄及伸縮縫也受損。花蓮縣銅門鄉的秀林大橋,是前往慕谷慕魚風景區的要道,大橋橋面有位移狀況。 在山區則有更明顯的災情。風化加上搖晃,造成岩屑滑落,尤其以在稜線兩旁或坡形變化的地方,較明顯。由於稜線頂部搖晃程度相對較大,靠近稜線的位置,有較多的崩塌。也將下邊坡的土沙一併沖刷。從空中看去,有明顯的垂直帶狀落石堆積。這些落石有直徑超過1公尺的大小。在蘇花公路沿線,有許多大理岩跟片岩的碎屑堆積。明顯的崩塌於崇德隧道、匯德隧道口,也造成公路中斷許久。八個月後,仍只能搶救通車,工程仍未完工。
本期地景保育照片專輯,主要是報導2025年4月3日的花蓮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