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Search
首頁
網站導覽
聯絡我們
English
登入
最新消息
活動與演講
地景保育新聞
其他訊息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地景保育新聞
地景照片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國外地景照片
其他地景照片
網絡會議相關照片
地景登錄點檢索
臺灣地質公園網絡
線上活動報名
地景小知識
資料下載
地景保育出版品
其他表單下載
網路資源
國內地景保育相關網站
國外地景保育相關網站
地質公園組織
學術網路
其他影音資源
下載
首頁
地景照片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返回上一層
:::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
國外地景照片
其他地景照片
網絡會議相關照片
:::
地景幻燈片第36期(地景保育通訊第42期)
在金門東側的花岡片麻岩海岸中,常可見到岩層內夾雜著火成岩侵入岩脈。照片中顏色較深的為花岡片麻岩,白色則為侵入的花岡岩脈,在灰色的岩體上交織出美麗的圖案。
位在海岸的花岡片麻岩,長年受到波浪拍打,岩體沿著節理破裂。加上表面亦被侵蝕出許多小型的風化窗孔洞,成為金東地區典型的海岸侵蝕景觀。上面另貼有玻璃樁,則為冷戰時期所遺留。
由於花岡片麻岩的質地堅硬,較能抵抗風化,較大的岩體就有機會成為海岸的礁岩。照片中的礁石因為前方節理通過,因而與海岸分開,有如一個堅實的碉堡,守護金門海岸的安全。
即便是堅硬的巨石,面對強勁的風浪一樣會有機會崩落分解。照片中圓滑的巨礫,與後方突出的岬角是相同的材料所構成,顯然是其上的岩塊被波浪推動滾落至此,並磨蝕出相對圓潤的外型。
花岡片麻岩的近照。花岡片麻岩是深層的花岡岩,經過變質作用後再結晶,成為質地緻密的岩石。花岡片麻岩的成分主要是鉀長石、石英、黑雲母,照片中可看到這些物質經過高溫高壓變質作用後形成顆粒更大的結晶體。
海岸邊的花岡片麻岩礫石,其表面因組成物質的抗風化能力不相同,容易被風化的長石與黑雲母先被移除,留下顏色較淺的石英。當連石英都被風化移除後,會再度露出顏色較深的新鮮表面。形成圓球狀的外貌,主要是經過風化後,再被海水侵蝕而成。
烈嶼青岐南山頭外灘,有一個玄武岩構成的小島—復興嶼, 在戰地政務時期,島上成為重要的防守據點。目前這些小島嶼沙灘都成了金門的重要地景,在未來有機會提供為生態旅遊的功能。
烈嶼青岐海灘上,部分區段為砂岩構成。因為層狀沈積以及海水拍打驅動小石頭磨蝕,將部分的砂岩表面磨蝕出具有類似壺穴的內凹形狀,是青岐海岸的特殊地景之一。
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中間的假樓,當時為了欺騙盜匪,特地在洋樓與槍樓中間興建一間假房子,避免盜匪直接攻擊主樓,成為相當特殊,具精雕細琢卻又不能住人的防禦工事。建築經過近百年,仍可看到過去精細的建築工法。
烈嶼青岐南山頭海灘,因為近年來發生海岸侵蝕的情況,因此在海灘上布置了消波塊。雖然這些消波塊確實在颱風季節發揮防波浪功能,但對左前方的貓公石平台地景卻相當突兀。
在金門海灘,剛從邊坡上掉落下來的貓公石母岩。由於在岩壁上遇到的風化力道較小,貓公石的孔洞不大。但在掉落之後會遇到波浪的拍擊,這些礁石的體積會快速的被侵蝕縮小。
金門岩石海岸常見的防禦工事—玻璃樁。利用水泥將玻璃瓶碎片黏在海岸岩石上,阻絕敵軍攀岩或搶灘。而這些人造物也對金門的海岸,創造出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景觀。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最後頁
列印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