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本期的照片及說明東北角的地景與保育議題。東北角海岸公路是我國非常晚才開放通車的海岸濱海公路。通車約40年,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風景區,於1984年6月1日成立至今,也快要40年了。
    本期的專題,主要是由東北角的地景,探討地景保育的課題,希望反省過去40年來,經營這塊土地的一些得失,瞭解珍貴的地景,如何可以有更好的保護策略。


    1988. 開發者在使用海蝕平台時,利用傾斜岩層的環境優勢,將較高的的傾斜岩層,當作天然的邊界與防波堤,養殖區則建立在兩個傾斜岩層間的相對凹地,所受的風浪較小,而且取用海水相當方便。
    1988. 開發者在使用海蝕平台時,利用傾斜岩層的環境優勢,將較高的的傾斜岩層,當作天然的邊界與防波堤,養殖區則建立在兩個傾斜岩層間的相對凹地,所受的風浪較小,而且取用海水相當方便。
    1987. 東北角澳底漁港北側海岸,離岸邊較近的海蝕平台全面被開闢成為海水養殖場,原有的海蝕平台地景大量消失,僅剩下離岸邊有一段距離的海蝕平台,無形中破壞了珍貴的海岸地景。
    1987. 東北角澳底漁港北側海岸,離岸邊較近的海蝕平台全面被開闢成為海水養殖場,原有的海蝕平台地景大量消失,僅剩下離岸邊有一段距離的海蝕平台,無形中破壞了珍貴的海岸地景。
    1986. 東北角澳底漁港北側海岸,原本海岸邊的海蝕平台,被大規模的開闢成為海水養殖場,特殊的海蝕平台地景在這一段海岸中幾乎完全消失。
    1986. 東北角澳底漁港北側海岸,原本海岸邊的海蝕平台,被大規模的開闢成為海水養殖場,特殊的海蝕平台地景在這一段海岸中幾乎完全消失。
    1985. 此處的海蝕平台位於潮間帶的範圍之內,因為潮水為尚未退至低點,因此大部分還浸在水中。其與下方的海底以及上方潮間帶以上的陸地,組成一個階梯狀的地景。
    1985. 此處的海蝕平台位於潮間帶的範圍之內,因為潮水為尚未退至低點,因此大部分還浸在水中。其與下方的海底以及上方潮間帶以上的陸地,組成一個階梯狀的地景。
    1984. 鼻頭角海蝕平台,被兩組節理切割出的豆腐岩,因岩層傾斜與海水相交,看起來像是斜插在海中的岩塊。陽光與海水的拍打,互相輝映高品質的地景。
    1984. 鼻頭角海蝕平台,被兩組節理切割出的豆腐岩,因岩層傾斜與海水相交,看起來像是斜插在海中的岩塊。陽光與海水的拍打,互相輝映高品質的地景。
    1983. 鼻頭角海岬的北側景觀,受到岩層傾斜與海岸侵蝕的影響,形成以海崖為主的地形。舊步道(已經封閉)沿著海崖前進。行走其間,必須非常小心落石,尤其是久雨、強降雨過後。
    1983. 鼻頭角海岬的北側景觀,受到岩層傾斜與海岸侵蝕的影響,形成以海崖為主的地形。舊步道(已經封閉)沿著海崖前進。行走其間,必須非常小心落石,尤其是久雨、強降雨過後。
    1982. 鼻頭漁港後方的各種岩石海崖地形。傾斜岩層較陡的一側被波浪侵蝕成為壯麗的垂直海崖,並延伸到鼻頭角岬角,照片左側的白色建築就是鼻頭角燈塔。照片前方則是海蝕平台,以及其上被兩組節理切割而成的豆腐岩。
    1982. 鼻頭漁港後方的各種岩石海崖地形。傾斜岩層較陡的一側被波浪侵蝕成為壯麗的垂直海崖,並延伸到鼻頭角岬角,照片左側的白色建築就是鼻頭角燈塔。照片前方則是海蝕平台,以及其上被兩組節理切割而成的豆腐岩。
    1981. 從空中看鼻頭角漁港的消波塊堆積,此處的消波塊堆積成一座離岸堤,與左方的海蝕平台,一前一後抵擋波浪的侵襲。消波塊的顏色與此地的岩石相近,但是否需要這樣的工程設計,以保護海港,有必要更多討論。
    1981. 從空中看鼻頭角漁港的消波塊堆積,此處的消波塊堆積成一座離岸堤,與左方的海蝕平台,一前一後抵擋波浪的侵襲。消波塊的顏色與此地的岩石相近,但是否需要這樣的工程設計,以保護海港,有必要更多討論。
    1980. 為了保護鼻頭角漁港,工程單位利用消波塊用以減少波浪衝擊的能量。降低波浪對於陸地與港內設施的衝擊。由於港口外有海蝕平台的分布,應可以大量減小波浪的作用。港口是否仍需要大量的消波塊保護,仍有必要討論。
    1980. 為了保護鼻頭角漁港,工程單位利用消波塊用以減少波浪衝擊的能量。降低波浪對於陸地與港內設施的衝擊。由於港口外有海蝕平台的分布,應可以大量減小波浪的作用。港口是否仍需要大量的消波塊保護,仍有必要討論。
    1979. 北海岸海蝕平台上的豆腐岩,因為受到直交節理的切割影響,產生了較為方正的外型而稱為豆腐岩。本地的海蝕平台上還有一組斜交的節理,把豆腐岩斜著切了一道。
    1979. 北海岸海蝕平台上的豆腐岩,因為受到直交節理的切割影響,產生了較為方正的外型而稱為豆腐岩。本地的海蝕平台上還有一組斜交的節理,把豆腐岩斜著切了一道。
    1978. 北海岸瑞芳區的大鼻尾海蝕平台與傾斜地層海崖。從照片中岩層傾斜的角度與方向一致,代表海蝕平台與海崖原本是一體的。傾斜的岩層受到海水作用,形成海蝕平台。
    1978. 北海岸瑞芳區的大鼻尾海蝕平台與傾斜地層海崖。從照片中岩層傾斜的角度與方向一致,代表海蝕平台與海崖原本是一體的。傾斜的岩層受到海水作用,形成海蝕平台。
    1977. 北海岸南雅漁港,是將海蝕平台挖開後築堤興建。海蝕平台的規模也因此縮小。後方的南子吝山,則是被差異侵蝕成一邊陡一邊緩的單斜脊,呈現高角度的傾斜狀況。
    1977. 北海岸南雅漁港,是將海蝕平台挖開後築堤興建。海蝕平台的規模也因此縮小。後方的南子吝山,則是被差異侵蝕成一邊陡一邊緩的單斜脊,呈現高角度的傾斜狀況。
    置頂